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皮最近参加了三场史学会议,收获颇多,可以总结为“史学的三新与多元”,即领域新、方法新、史料新与兼收并蓄。

一、会议简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场学术会议,议题均是围绕区域和城市历史展开。

第一场是7月20、21日在北京香山举行的“近代北京史研究的新起点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史学》集刊发布会”。该会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民国史研究所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杨群总编辑的带队下参加。会议主要探讨了如何拓展北京史研究,如何平衡区域特色与国际视野、普遍性问题等。

“近代北京史研究的新起点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史学》集刊发布会”全体参会人员在香山卧佛山庄合影

第二场是9月22、23日在河北保定举行的第七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主题是“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多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区域史研究”。该会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主办。论坛立足于广泛意义上的“区域”,强调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的联结与贯通。参会学者主要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从“全球史观”的形成入手,探讨了区域研究与“全球史”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应该秉持的一种摒弃二元对立的研究立场。

北京大学李伯重教授、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南开大学王先明教授、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在第七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第三场是10月27、2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中国与世界: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史研究会换届大会”。该会由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主办。这次会议涵盖了对我国17个省份的城市历史的探讨,且论题范围涉及古今城市各个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研究趋势。参会学者普遍认为,城市史是改革开放催生出的新兴学科,目前仍应以创新为发展动力,探寻新的学术增长点。

“中国与世界: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留影

二、史学的三新与多元

这三次会议都意在探讨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突出了“新”字和“多元”一词。

领域新与脉络性

以往史学界比较注重新研究方法的运用,但是从今年的会议来看,新领域的开拓成为史学发展的重点。例如在北京史的会议上,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建伟研究员指出近代北京史研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研究从民国建立至抗战前的历史较多,沦陷时期成为近代北京史研究中的薄弱地带,造成历史似乎在1937年戛然而止的印象。因此,北京史的学术增长点可能在研究沦陷时期的北京。城市史研究也有这种历史研究的断层问题,例如在城市史的会议上,四川大学何一民教授提到中国城市史研究往往止于近代,作为中国近代与现代划界的1949年成为了历史研究的隔断。河北大学肖红松教授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国家对社会的收编,社会对新政权的承认等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议题,也是对今天有资政作用的研究。因此,城市治理研究应当更多注意到1949年之后的历史。可见,从时间维度来看,史学应当讲求历时性的多元。这一多元不仅仅是指要弥补现有研究时间段的空白,更强调研究的历时性视角,即无论研究的对象是哪个时间段,均要放入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对所研究的时间段给予时代定位。

方法新与复杂性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全球史观”是今年这几次会议的热门词,很多学者都认为全球史观关照下的区域史或城市史是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因此,如何处理区域与全球的关系成为这几次会议探讨的重点。史观的更新随之而来的是研究方法的更新,北京大学李伯重教授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经验,主要采用数据比较的方法,展示了全球史观关照下的江南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则从中国传统观念入手,强调不要用所谓“史观”来画地为牢。全球史观是近年兴起的新视角,但是罗志田教授指出全球史其实是旧视角,即古人所谓之“天下”,因此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揣测古人,包括近二十年来流行的“国家-社会”的分析模式,未必能够套用到“天高皇帝远”的古代农村。所以,他指出还是应该回到史料,做区域史的研究应“承认差别,不强调对立”。

史料新与层次性

随着新领域的开拓,史料的挖掘也成为历史学家的重任之一。近些年各类地方档案、社会调查不断被发现,新史料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例如民国北京各高校的社会调查,助推了民国城市郊区的研究。但是在运用这些新史料的时候,同时会存在考辩历史真实性的问题。那么怎样的新史料更具真实性或更重要呢?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提出了一个极具见地的评判标准即“历史上被人读过的文献”。记得今年五月采访台湾“中研院”院士、原“中研院”近代史所所长张玉法时,他曾提及自己创办期刊的经历,他说为了保留山东的地方历史,他鼓励山东迁台同乡投稿回忆自己的经历。这些回忆文章,一方面有同样经历过这段历史的编辑把关,另一方面期刊登载出来之后,见证人都在身边,因此回忆是不敢乱写的,所以张玉法院士将之称为“活的历史”。除了挖掘新的史料,史学研究还讲求“孤证不立”,史料的运用也需要多元。在北京史的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在全研究员提到,论文写作中史料的选取需要有层次性,既要关照到政府档案,又要采用民间言论;既要有全国新闻,又要有地方文献。

综上来看,今年史学的主题是新领域的开拓、新方法的运用和新史料的发掘。并且,在每一个“新”的范畴下,都要有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史料为基础,注意史料运用的层次性、分析视角的多元性。

最后,悄悄地说一句:你是否在寻找历史上被人读过的新史料?你是否需要关照一下台湾视角?你是否在探索别人较少涉猎的新领域呢?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到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www.tongxianghuicn.com)看看吧,会有惊喜等着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