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系统疾病之一,因为多是急性发病,血小板数值都是低于安全水平的,在早期冲击性治疗的同时,有不少病友提及到“自愈性”的疑问,特别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患儿,是否有可能自己康复呢?

关于自愈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没有可能自己康复?

这个问题需要分为几个方面是解析,也跟病人的年龄、病程程度息息相关。

此病是指患者血循环中本身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被免疫性破坏,引起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抗血小板抗体量越多,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越严重,紫癜也就越严重。 确实,部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有自愈倾向,但一般是急性期患者。

现实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慢性者占比例较大,病程较长,患者可有持续性的病情反复,在治疗下数值忽高忽低的情况,对此可迁延数月、数年、甚至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在这部分的患病群体中,有部分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也有部分患者可进展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得出统计——仅有10%~20%左右的患者可自愈。并且多是儿童患者。

这代表着,多数的患者还是需要进行正规治疗的,如果盲目在血小板数值低下危险的时候自行停药不治疗,反而可能带来未知性的危险。

而对于年龄比较小,数月的小患儿(输注一两次丙球停药后数值持续性正常)或是一发病血小板数值仅仅只是偏低(高于80低于100)的患者,自愈性也是比较大的。在半年内有80%的患者可看到自愈倾向。这一类的患者在痊愈后很少复发。但也有一部分的患者可持续性病情加重进展。

对此,是否需要跟紧治疗,需要经验丰富发临床大夫来下医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