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們買什麼,反正不買美國的。”邦吉CEO稱,“他們從加拿大或是巴西,主要是巴西那裏購買大豆,但就是故意不跟美國買任何東西。”

“你通常會在夏天爲秋天的美國銷售做一些準備,這種事情現在沒有發生,……我懷疑在狀況變得明晰之前都不會發生。” 邦吉是美國四大糧商之一,公司CEO Soren Schroder在一季度業績披露後對媒體稱,糧商都不想承擔可能的關稅風險。

美國的大豆主要在秋季收成,中國在夏季主要從南美地區進口大豆。中美貿易情緒緊張,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4月4日發佈公告,稱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

國務院當時並未公佈加徵時間,稱將視美國政府對華商品加徵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佈。路透報道稱,美國貿易代表團已經於週四上午抵達北京,將於中午與中方會面磋商。

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國,僅次於加拿大。大豆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農產品,目前美國大豆的價格約在420美元/噸,加徵25%的關稅,意味着出口到中國的大豆將額外承擔超過100美元/噸的關稅開支。

美國農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糧商已經開始減少新一年度的對華出口。4月19日,美國計劃在9月開始的新的銷售年度向中國銷售95.4萬噸大豆,去年同期爲98.2萬噸。

雖然美國主要的大豆出口季尚未到來,但目前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國對華出口的大豆量已經明顯少於2017年,也低於5年平均值。

大豆還是中美貿易緊張形勢下最爲重要的商品之一。美國種植大豆的主要在中西部地區,均是特朗普的票倉。

減少自美進口大豆的同時,另一方面,中國已經開始着手準備國內的大豆供給。

4月28日,吉林省長春市農業委員會在網站發佈了《關於迅速落實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任務的緊急通知》,稱要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作爲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政治任務。

澎湃今日援引信源消息稱,黑龍江、吉林兩省今年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日前召開專題會議,向省內各市下達了2018年全省擴種大豆及新增耕地輪作試點任務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