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公考行測題量大,時間緊。保證了準確率,速度就降下來了;一提速,準確率驟降。這讓我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手足無措,一些會的題型可能也不能正常發揮。因此,在面對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另闢他徑。行測題是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我們可以利用選項。四個選項中一定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尤其是在樸素邏輯的題目中,通常都是求元素的匹配性,而選項將具體的對應情況一一列出,我們可以用排除法解題。下面廣西中公教育專家通過題目來具體說明:

【例1】教練在甲、乙、丙三人背上分別貼了三個數字,三人都能看到對方的數字,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數字,甲、乙、丙背上的數字分別用A、B、C代替。甲說B>C;乙說A

A.A >B >C

B.C >B >A

C.B >C >A

D.B >A >C

【答案】A。中公解析:本題是2017國考真題113題。教練說:甲、乙丙中最多一人說假話。而教練所說爲假,因此可知:不是最多一個人說假話,即至少有兩個人說假話。究竟誰說了假話情況數太多,分情況討論加劇了做題的難度。我們可以從選項入手,代入A項:代入可知甲是真的,乙是假的,丙是假的,符合題幹條件,正確;B項:代入可知甲是假的,乙是真的,丙是真的,不符合題幹條件,排除;C項:代入可知甲是真的,乙是真的,丙是真的,不符合題幹條件,排除;D項:代入可知甲是真的,乙是假的,丙是真的,不符合題幹條件,排除。故正確答案爲A選項。

通過這道題目我們會發現,在考試中我們不是按部就班的做題,有時也需要跳出固有思維,利用選項,幫助快速確定正確選項的範圍,儘可能節約時間來做其他的題目。中公教育專家相信各位考生一定會扶搖直上,一舉成“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