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坪村是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西北山区的边远村。几年来,该村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实”处着眼,并从五个方面对特殊计生家庭予以特殊的关怀和惠顾,引导广大育龄群众建设生育文明,走创建幸福家园之路。

一是奖励文明家庭。通过计划生育工作村民自治,该村在全村开展少生快富及生育文明示范家庭竞赛,对于群众公认的少生快富、孝敬老人、邻里团结、教子有方等计划生育模范家庭,除向上级推荐表彰和奖励之外,村里还挤出资金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此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二是救助特困家庭。该村二组育龄妇女张宗平,家庭本来就不够富裕,加上患重病住院花去医疗费6万多元,家里全靠丈夫支撑,女儿正上高中面临辍学。村里知道后,一方面将她全家纳入低保予以照顾,另一方面给她送去2000元慰问金,同时还将其女儿作为贫困学生申报落实了一名区政协委员实施结对帮扶,帮助其完成学业。

三是关爱单亲家庭。四组育龄妇女黄莉,丈夫于20105月不幸患病去世,她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极其艰难。为了生计,她在城区一边做点小买卖,一边照顾女儿上学。村主任朱明国除经常上门慰问,帮助落实摆脱困境的措施之外,每年还给她送去500元慰问金以示关心。

四是惠顾残疾家庭。该村七组张家玉陈卫翠夫妇,双方都是残疾人,女儿已出嫁,家庭极度贫困,所居住的土坯房几年前就成了危房,而他们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建房。在这种情况下,村里为这个特困家庭推出了组合套餐:其一是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予以救助,其二是为其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并落实危房改造扶贫搬迁资金5000元,其三是在区计生局为其争取计生贫困家庭危房改造资金5000元,其四是向民政部门为其争取资金2000元,其五是帮助其落实危房改造计划和措施。通过一系列的真情帮扶,张家玉陈卫翠夫妇终于搬进了新居。这对残疾夫妇由衷的感谢和高兴的表达方式是“笑而无语”。

五是扶持“三难”家庭。因为贫困,一些农民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因为贫困,一些农民晚年生活困苦;因为贫困,一些农民子弟被迫辍学。七组育龄妇女苏其波就是这样一个“三难”家庭:她和丈夫是再婚组合家庭,上有80多岁的公公和婆婆,下有一双儿女,家庭困难大、负担重。村里针对她的家庭实际,帮助其落实大力发展养猪业措施来增加家庭收入,并积极帮助办理各项手续,选址建设养猪场地,向上级争取养猪的政策扶持。村里细致周到的服务,让这个“三难”家庭倍受感动。

(本文被中国乡村网、中国乡村经济网、三峡新闻网、中国夷陵网、三峡夷陵网、三峡夷陵传媒网、《三峡商报》采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