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中华民族进入了共和时代。但是由于革命武装的脆弱,导致了革命的不彻底。各地进入的不是一个建国之后和平的年代,而是军阀混战的年代。

首先是北洋军阀领导者袁世凯攫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老袁还在世的时候,也是个体面人,在全国各地都能镇的住场子。但老袁承载着老袁家当皇帝的梦想,推翻了三民主义,建立了洪宪帝制。

国父孙中山看不下去了,领导了护国运动。南方的滇系军阀也看不下去了,率先加入了孙中山的阵营。

​护国运动把老袁打趴下了,老袁被迫取消了帝制,但随后老袁就去世了。老袁走了,导致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了新的乱世。

北洋军阀开始分裂,诞生了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皖系军阀在斗争中首先倒台了,由于段祺瑞的及其所控制的安福系政客团队引起了其他军阀的不满,在直皖战争中,皖军大败,数万新组建的边防军大半覆没。直、奉两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

皖系军阀倒台后这时候全国各省有多乱呢?

广东:由粤系军阀陈炯明统治,他的部下邓本殷后统治海南。

云南:由滇系军阀唐继尧、蔡锷等人统治。1927年,后起之秀龙云发动政变,把唐继尧赶下了台。执掌云南军政18年之久

广西: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以及后来的新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黄绍肱,这三人被誉为:“桂系三杰”。

贵州:由黔系军阀刘显世、袁祖铭、周西成统治,但是由于贵州民生凋敝,又是个穷省。黔系军阀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依附性(黔系军阀主要依附于滇系军阀)、二是它的掠夺性(主要抢掠四川、湖南等相对富庶的省份)

四川:八大军阀一直四川境内混战。主要人物有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湘、刘文辉、刘成勋、赖新辉、刘存厚。

湖南、湖北、河南:直系军阀吴佩孚。

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直系军阀孙传芳。

山东:奉系军阀张宗昌。

甘肃、宁夏、青海:由西北军阀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统治,合称西北三马。

陕西:西北军阀冯玉祥发迹于西北,后主政陕西。

山西:晋系军阀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执掌山西达38年之久。

东北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

可以说此时的中国局势还不如清末。为争夺权力地盘,直、奉两系大佬发动了三次直奉战争。

1925年,蒋介石在广州临时政府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并开始北伐。可以说之前军阀混战,为老蒋的北伐战争胜利提供了基础。

1928年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通电全国,东北易帜。中华民国完成了形式上统一。中国大地自此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至于1930年的新军阀混战,则是属于国民党内部的斗争,中原大战的结果最后也是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

1931年的“九丶一八”事变前夕,老蒋答应会帮助张学良抵御日寇,可结果却未发一兵一卒。我觉得老蒋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借用日寇来消耗东北军,等到两败俱伤之时,老蒋再出兵,达到真正的控制东北的效果。因为此时的东北三省对于老蒋来说,除了挂的旗子是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之外,东北三省的财政税收,军政管理跟老蒋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可张学良看出了老蒋的打算,于是他很棍气,不放一枪一弹撤出东北,保存东北军实力。可以说东北三省是沦陷于老蒋和张学良之间的猜忌。

张学良撤出东北,受伤的只能是张学良自己,因为东北三省可以说是张学良的家业,张学良也想明白了。发动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他的自我救赎。西安事变也可以说是间接拯救了某些人。所以建国后,东三省沦陷的大锅也大部分扣到了老蒋的头上。不过我觉得这锅还是要张学良背,毕竟把自己的家业交给被人来守真的好吗?

当然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喜勿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