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玉石文化中的一種特有的交易方式。這種帶有“賭”性的交易方式,因爲翡翠原石的不可預知性,從古至今,都充滿着神祕色彩。

也正是這種特殊的交易方式,不斷豐富着翡翠玉石文化的潛在內涵。

隨着近十年國內賭石活動的興起,曾經被人稱爲“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的賭石文化,逐漸引起收藏界的關注,成爲收藏投資的新熱點。

那麼什麼是賭石呢?

我們現在一提到賭石,大多指的是翡翠賭石。也就是依靠技術、經驗和運氣來賭翡翠原石中是否能開出好翡翠料子。

我們平常所說的翡翠原石總的來說有兩種:山石和水石。

山石是從翡翠礦山裏直接開採出來的,形狀不規則,有很多棱角和裂紋,結構粗糙疏鬆,質量大多不怎麼好。

而水石,可以說是翡翠的籽料。這是翡翠這種石料在風化破碎後滾下山坡,被洪水或河水帶入山溝或小河中形成的。

而在自然滾動碰撞過程中,翡翠礦石碎塊的棱角被磨圓,原來裂紋多或疏鬆的部位被磨掉或崩落。

同時,表面再被風化成一層厚薄不等的外皮,這樣,翡翠碎塊就變成由外皮包裹的近似圓形或橢圓形的礫石了。

礫石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千噸,甚至萬噸的,小的如拇指大小。

今天我們在翡翠原石交易市場上遇到品相好的原石大多爲水石。

由於翡翠原石表面有一層風化皮殼的遮擋,看不到內部的情況,人們只有根據皮殼的特徵或是在翡翠原石上開的“窗”,憑藉着強光手電和自己的眼力經驗來推斷賭石內部翡翠的優劣。這樣就使得在翡翠原石交易中,對翡翠原石品質的鑑別成爲一件極爲困難的事。

這樣的交易帶有賭性,所以人們將帶皮的翡翠原料稱爲賭石、賭料、賭貨或矇頭料,把這種商業行爲稱爲賭石。


賭石主要通過擦、切、磨三方法來實現的。

我們今天要說的“擦漲不算漲,切漲纔算漲”便是源於此。

擦,即擦窗、開窗。怎樣擦,擦多深,擦多大,甚至能不能擦都要考慮清楚。這是早期緬甸人發明的看石方式。

擦窗主要是看霧、底、種水、顏色等表現,甚至可以說這種方式是尋找顏色和種的唯一方法。

不過,通過擦開的窗來判斷整塊翡翠原石的情況,只是概率大小的問題,隨時都會變種。沒有一個人敢說他能百分百判斷正確。

切石就是把翡翠原石用金鋼砂鋸鋸開,當然,首先要找準下刀的位置。大多數人會從開窗處下刀,還有的是從松花、蟒帶或順裂紋處下刀。

第一刀下去,如果不見綠,就要重新分析判斷原石翠色的位置,再第二刀下去,以此類推。也所以就有了“一刀窮,一刀富”的說法。

擦漲了的叫表面現象,霧裏看花;切漲的叫真相大白,一目瞭然!

磨,也叫“刷”,是將賭石皮殼打磨薄了。磨是爲了看清楚內部的色和水,磨的好壞也是十分講究的。

那爲什麼擦漲容易切漲難呢?

開窗漲並不是什麼難事。一塊翡翠原石,稍微有一點翡翠常識的人,在表現好的地方開個窗,就很容易漲。

切的話就不一樣了,找不對位置一刀下去,垮的明明白白;即便是找對了位置,一刀下去,還有很大可能變種變色。

也所以,切漲的機率和擦漲的機率相比,要小上太多。對於賭石者技術以及運氣的要求,切漲也要遠遠高於擦漲。

可見,擦窗只要能準確找到好種好色的位置,把美的一面展現出來,醜的遮住即可;

切石頭就不一樣了,小部分美不是真的美,一切開,什麼都遮掩不住,美醜自現,一目瞭然。

當然,這並不是說擦窗的石頭都是表面美,都容易垮。前面也說了,擦窗是基礎手法,只要有點翡翠賭石知識都會擦。

也所以,擦窗的人裏面,大部分都不是老行家,他們擦的窗,只是自己認爲的“到位”,許多時候其實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看看下面的翡翠原石,你就明白了!

“擦漲不算漲,切漲纔算漲”這種說法說的是現在的翡翠原石市場,並非那些早期的老料子。

因爲現在翡翠原石市場上擦漲多切漲少的例子太多了,所以纔有了一種說法——“擦漲不算漲,切漲纔算漲”。

其實這個說法還是有些片面的,在多年以前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可以說,這種說法是近幾年纔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近幾年開窗翡翠原石切漲幾率大幅下降,也就有了“擦漲不算漲,切漲纔算漲”的說法。

在以前,市場上老場頭層料比較多,能擦漲的石頭大多都能切漲。而隨着優質翡翠礦石的越來越少,翡翠原石市場上許多料子都是底層料,品質比起頭層料要差很多,變種的可能性也很大。

再加上,今天我們看到的開窗料,多是在料子上最好的位置擦口,這樣的開窗料,切下去大多都會變種或變色,所以纔有了“擦漲不算漲,切漲纔算漲”的理論。

何況今天市場上很多的翡翠原石都採取開花窗的手法,更是將原本品質一般的料子進行藝術加工後變成忽悠小白的漂亮開窗料。

這樣的花窗不僅可以提種,還可以提色,其實像這種小口花窗料,本身其實也不算擦漲,只是開窗的手法用了障眼法而已。

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爲牟取暴利,往往不擇手段的在翡翠原料上做假。

比如,如果擦開窗後顯示的質地和綠色不理想,他們會用一片好的翡翠貼在開窗處,矇騙新人等等。

做假貼片△

賭石賭的就是石頭裏面有沒有好料,謎底揭開後,可能是一夜暴富的激情,也可能是兩手空空的迷茫,這種不可預知性就給賭石蒙上了神祕的色彩。

賭石的買主可能因此淨賺一大筆錢,也可能血本無歸。這樣的“賭石”一幕,並非是各種電視劇、小說裏出現的情節,而更多的是現實裏發生在賭石市場上的真實一幕。

今天就順便和大家談談:不管新人還是行家,賭石到底該有一個什麼樣的心態,正確的賭石過程有是怎樣的!

賭石不是買一堆公斤料,切一塊丟一塊,毫無目的性的切、賭,那樣,無論漲或垮,都不是正確的賭石。

賭石有它的科學性、方法論和資金管理的方式。

賭一件石頭,控制好資金風險是第一位的,其次要通過自己或朋友的眼力、經驗來判斷石頭漲的可能性,有利和不利的方面都要總結。

雖說神仙難斷寸玉,但是掌握好要領,剩下的纔是搏一搏運氣,儘儘人事,聽聽天命。

第一步是要找對賭石賣家

一般來說,翡翠原石在被開採出來以後,好的原石大多會被緬甸的開採公司留下來,在緬甸場口或公盤上出售,有部分被中國商人買下帶到國內,做第一手交易,或是直接轉手倒賣,或是加工出售成品。

所以,買賭石,想要買得物有所值,最好能找到第一手資源的商家。而且商家必須正規,信譽和口碑要好。

第二步就是要會看翡翠原石

先看場口,再看皮殼,最後看細節,也就是看松花、蟒帶、裂綹等等。

翡翠原石千變萬化,而每一件石頭又具有唯一性,我們要學會從辯證的角度來看石頭。

比如有時候松花多了不是好事;有時候翻砂太細也不是好事;有時候有蟒帶也不是好事。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有癬可能有色,但有癬也有可能會造成癬夾綠。判斷出活癬與死癬會有幫助,但癬進多深這隻有天知道了。

還有就是翡翠原石上的綠色和做成成品以後的綠色是有差別的。

所以,不要憑藉自己對綠色調的判斷能力就隨意下手,而是要學會判斷原料上的綠色在做成成品後的變化。用行話就是要考慮起貨高低的情況。

第三步就是要會用強光手電筒

不管是新人還是行家,在購買翡翠原石時,都會用強光手電筒來看石頭。

用強光手電筒照射翡翠原石,主要是看翡翠內部的綹裂、瑕疵情況,還有就是水頭和有無飄花及色,但是不能用來判斷翡翠顏色的深淺。

因爲在強光手電的照射下,會產生偏色的現象。顏色還是要在自然光線下來辨別。

第四步就是談價環節了,這個切實關係到你的收入,很重要。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相信自己,看到多少出到多少。

在購買翡翠原石的時候,一定要有主見,按照自己內心的價格進行購買,特別是在買比較高檔的翡翠原石時。

要避免在情緒急躁的時進行購買,以防受到周圍人的惡意擡價,中了他人的圈套。

賭石,賭石,既然帶有一個賭字,那就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就是經驗老到的行家,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頗具風險性。

然而賭石的刺激、賭石的神祕和樂趣驅使衆多的人去從事賭石這個行業。入行越深、經驗越豐富,你就會發現賭石和純粹的賭有着根本性的區別,它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生活體現。

賭石者,悲時有之,喜時亦有之,痛時有之,樂時有之,悔時亦有之。然而,生活便是如此,悲過,喜過,痛過,樂過,悔過,纔是精彩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