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數年的調查發現,山毛櫸防空導彈在俄軍與烏軍中均有部署,可以說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擊落馬航17客機的問題上有同樣的嫌疑。畢竟在馬航17空難的調查過程中,俄羅斯一直處於被動,國際調查組認定俄軍擊落了馬航17客機,拒絕與俄羅斯合作調查包括其拿出的各項證據,2019年6月19日,正式逮捕了參與擊落馬航17客機的4名嫌疑人員。

馬航17空難發生在2014年,距離今天已經過去6年時間,其真相依然吸引着各方的關注。就在近日,外媒突然曝光了一份錄音材料,其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人名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經過多番調查後發現,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正是俄羅斯安全局安全部門最高官員之一。

根據這份錄音材料可以發現,錄音的時間正是7月16日,正好是馬航17空難發生的前一天,在錄音中Borodai與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進行了交流,其中提及了一點,俄軍是否可以在馬林卡附近的烏克蘭陣地發起進攻行動,後面的談話進行了加密處理,暫還無法得知具體內容。

結合以上內容可以推測,馬航17空難當天,俄軍可能正在展開越境行動,如若放在其他時候,俄軍的行動可能並無太大問題。但7月27日,馬航客機遭山毛櫸防空導彈擊落,荷蘭安全委員會2015年10月13日發佈的事故報告可以證明這一點。

過去數年的調查發現,山毛櫸防空導彈在俄軍與烏軍中均有部署,可以說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擊落馬航17客機的問題上有同樣的嫌疑。但因爲俄羅斯之後拿出了擊落客機的山毛櫸導彈,生產日期以及之後交付給烏軍使用的經歷,使得西方和烏克蘭的所謂真相調查變得極爲被動,如今隨着這份錄音材料的曝光,相信會改變西方調查被動的這一點,使得西方又有藉口展開新的調查和將兇手這口大鍋直接扣在俄羅斯頭上。

畢竟在馬航17空難的調查過程中,俄羅斯一直處於被動,國際調查組認定俄軍擊落了馬航17客機,拒絕與俄羅斯合作調查包括其拿出的各項證據,2019年6月19日,正式逮捕了參與擊落馬航17客機的4名嫌疑人員;2020年3月9日,在荷蘭海牙法庭開審馬航MH17空難案。

不過,在馬航17空難中有一個國家負責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即烏克蘭。事發之前,烏克蘭東部地區已經處於衝突狀態,按照常理烏克蘭應該對外宣佈關閉東部地區領空,防止意外的發生,當時的烏克蘭當局卻並未這樣做,致使馬航17客機進入衝突區域上空,最終遭遇擊落的命運,機上298人全部遇難。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馬航MH17客機遭遇誤擊的可能性極大,但如外媒所認定的“俄羅斯擊落”,還存在很多的疑點,畢竟俄羅斯擊落馬航客機對其沒有一點好處,反而更容易讓自身陷入國際孤立。當時的俄羅斯正因爲拿下克里米亞,致使其與西方發生劇烈衝突,遭到全方位的打壓和封鎖制裁,此時再去擊落一架民航客機,無疑是極爲不智的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