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時代》這部影片在大陸和港臺都取得了高票房高口碑,真實正是其真正打動觀衆的地方。

影片講述了一個平凡少女林真心的校園初戀故事,她暗戀品學兼優的校草歐陽非凡,在結識了傾慕校花的校園老大徐太宇之後,兩人達成失戀同盟,約定幫助彼此追到心儀的對象。

這可能真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以至於林真心和徐太宇在天台結成統一戰線的那一刻,觀衆們大概都可以猜到:林真心會喜歡上徐太宇,而徐太宇也會喜歡上林真心。

但爲什麼我們會如此喜歡它?真實。

因爲無所不在的真實,所以即便是各種舊梗,觀衆也能有意無意地產生共鳴,而這種內在的情感動力恰恰是觀衆最渴望的感受之一。

《我的少女時代》的真實

《我的少女時代》消費和滿足觀衆的殺手鐧仍然是懷舊情結

當電影將那段內心深處最懷念、最美好的懵懂歲月以最真實的方式娓娓道來時,會極大的滿足觀衆對記憶裏相似經歷和感受的懷舊,觀衆們獲得了強烈的代入感,也從而更深刻的感受影片中的情感。

人物的真實

本片的主人公林真心是個平凡蠢萌的女孩,身上有着最普通女孩的特質,她不漂亮,學習成績也不好,爲人處世還會甚至還會顯得笨拙,但她善良勇敢,總是能以真心對待所有的人與事。

而男主徐太宇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校園老大,翹課打架桀驁不馴,也有着諸如喫麻醬麪醬和麪要分開等怪癖。

兩人相遇之後,林真心唯唯諾諾的替徐太宇做各種事情,幫寫作業,幫買奶茶,陪他翹課、溜冰甚至打架。

普通少女、校園老大,這都是校園中最真實的典型人物符號。

當然還有陽光帥氣、文體雙修的校草,學習好氣質好的校花,這些極具真實性普遍性的角色設定,無疑都極大的助長了大部分觀衆的情感代入。

細節的真實

青春的記憶永遠都是最美好的存在,而這些記憶就在於那些零零散散卻不可或缺的細節之中。

這一點上《我的少女時代》無疑是相當成功的,影片利用很多細節勾起觀衆尤其是70、80後觀衆的集體懷舊情緒。

例如林真心是劉德華的狂熱粉絲,這契合了女生們普遍的追星情結,又比如當歐陽非凡無意間叫出林真心的名字,林真心和她的朋友激動非常:“歐陽知道你的名字!”

還有停在小喫鋪前的選擇恐懼症、北斗神拳的漫畫塗鴉、周星馳電影、資優班、放牛班、麥當勞複習、詛咒信、溜冰、真心話遊戲、穿制服翹課、結派打架......這些都真實的重現了90年代初期的臺灣校園和社會場景。

其中有一處的時代畫頗有意思,影片時空剛進入校園時代,永遠轉場的特寫收音機中傳來“乖乖虎”蘇有朋從臺大機械工程系休學的新聞播報,這完全點出了該片爲1994年的時代設定。

而同樣是在1994年,臺灣發生了“401”民衆大遊行,臺灣民衆要求改革國民黨戒嚴時期的僵化教育,從而推動了之後臺灣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等環節的改革,這一事件也激發了人們勇於抗爭、追求自我的意識。

這一歷史背景與電影中林真心等人反對學校教導主任專橫管理的情節不謀而合,處處彰顯着時代的影子。

《我們的少女時代》呈現的真實細節將青春記憶具象化,這些細節是大多數觀衆在青春年少時經歷過、幻想過的,它給觀衆帶去的是一種慢慢深入你內心的感動,勾起了觀衆心中對青春的集體回憶和認同,觀衆個體經驗的差異性被最大限度的排除,觀衆相當於被高度的同化了,進而便會在這種真實的情感體驗下產生強烈的共鳴和認同感。

情感的真實

真實的情感是最動人的。

青春最多的必然是歡樂,《我的少女時代》的喜劇風格誇張卻絕不浮誇。

林真心與徐太宇見面前慌亂地嘗試一套一套的衣服,而徐太宇之前也是各種手足無措,見面後卻又努力的表現得平靜自然,觀衆看到這些頗具喜劇元素的表演後不免一笑,一笑之中,也包含了許多觀衆自己年少時真切的體驗。

還有叫偶像老公,跟喜歡的男生打個照面便低着頭匆匆走開,諸如此類,在這些誇張的表演下包裹着的,正是直戳心窩的種種真實而細膩的小情緒。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互相愛慕,但又自以爲是的認爲“放棄是爲對方好”,從而錯過真愛。

這種幼稚而單純的情感,不正是青春歲月纔會有的嗎?

片中還對刻板的教育權威體制也提出了批判。

徐太宇受林真心的鼓勵感動,洗心革面開始努力學習,並考出了個好成績,卻想不到因爲訓導主任對他固有的偏見而被定爲作弊,這種對學生的標籤化偏見行爲對大陸的年輕觀衆來說更是容易引發共鳴。

之後爲了反抗刻板的教導主任,林真心在校慶上拉高自己的裙子表示不符規定該記過處分,接下來幾乎全校同學都站出來表達抗議。

多少觀衆都在高中時期臆想過這種對權威的反抗場景,而這部電影則將之戲劇性的展現出來,並在配音的推動下將這種青春的熱血情懷推至高潮。

林真心說:“沒有人能定義我們,只有我們才能決定自己的樣子。”

這是我們主人公的成長,同時也是電影對青春的訴求。

其實大多數觀衆都無法擁有電影中的那種經歷,可電影裏卻總有觀衆普遍有過的青春,多少人曾在籃球場邊看喜歡的人打球,多少人曾假裝不經意走過隔壁的班級瞟一眼,多少人曾買過很多很多偶像的貼紙......

這種情感共同點的尋找既是影片敘事的本體,同時也是觀衆得以滿足的推動力。

因爲這些心理活動往往是觀衆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願表露的,而電影則通過片中典型人物儘可能的將之誇張和放大,從而達到與觀衆心靈上的溝通。

這種溝通已並非單純的講故事,觀衆的內心情感在故事情節的帶動下所產生的共鳴,使電影所要表達的情懷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而這種平凡的真實,毫不濃烈,毫不做作,纔是本片真正打動觀衆的地方。

對內地青春電影的啓示

本片其實也具有相當明顯的缺陷,比如橋段塞的太滿,特別是後半程的情節拖沓冗長。

儘管如此,但對於類型片的創作來說,《我的少女時代》可能纔是那種可以被稱爲基石的電影,它或許無法像最好的電影那樣撼動觀衆的內心,但它足夠讓消費者感到滿意,同時也爲內地青春電影帶來了一些改進的啓示。

明確的受衆羣體

影片的宣傳語說這部片子獻給那些99%平凡的女孩,但顯然導演所設定的受衆並沒有侷限目前的90後少女。

青春最鮮明的特點可能就是個體的絕對不同與相對相似,初戀、打架、校花校草這些都是不論哪個年代的青春都有的。

除此之外,影片中成年之後的林真心鼓起勇氣辭掉工作開始新的人生,因此初涉職場的白領也是此電影的目標羣。

面對這些羣體,導演陳玉珊及其團隊顯然具有深刻的瞭解。

明確目標羣體並對其進行真實的瞭解,這正是構建影片中各種真實細節的基礎,知道觀衆想看什麼,你才能拍出什麼。

正是因爲對受衆羣體不甚具體真實的瞭解,內地青春片纔多被批“太假,太浮”。

因此,在製作青春電影時不妨先去校園做問卷調查,瞭解學生校園生活,搜索具有特色的可以進行藝術加工的素材,之後再有目的的進行創作。

正確的價值導向

《我的少女時代》中充滿了各種青春鬥志的正能量,有對愛情的追逐,有對權威的反抗,有對朋友的真誠鼓勵,有對學業的努力攀登,有平凡女的自我成長,有古惑仔的浪子回頭,在這個過程中,“林真心”們變得勇敢、變得知道只有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樣子。

青春的我們擁有如此純粹真實的美好,那長大之後呢?這也是影片最後的發問。

而在內地曾經的一些電影中,劈腿、流產、傷感如影隨形,這顯然也不是大多數觀衆真實的青春。

真誠的創作態度

這部電影也給中國電影在市場和創作方向上給出了明確的信號,那就是接地氣的故事,有誠意的製作,專業化的營銷,沒有什麼不能示人的武林祕籍,最重要的便是影片女主人公的名字——“真心”

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就能夠在市場上獲得觀衆的認可和支持。

好偏方不是蒙來的,好故事不是撿來的,好營銷不是騙來的,踏踏實實做一個接地氣的本土化故事,能夠觸動中國觀衆內心隱祕慾望的故事,並且用真心、誠意和態度去完成它,心中隨時有觀衆,這纔是創作出好電影的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