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我們得以瞭解到一些,古時候在當時社會情況下,世家閨閣女子們的生活百態。嫡女庶女的出身身份差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她們未來婚姻的選擇範圍和質量,但是也有同爲嫡女,婚姻質量卻大相徑庭的,比如王家的兩個嫡女,康王氏和盛王氏,她們的閨名分別是王若與與王若弗,兩個人的名字很雅緻,充滿了書香和詩意,一聽到這兩個名字,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兩個人會是一對典雅安靜氣度高華的大家閨秀,但是很遺憾的是,人,不如其名。
中年的王若弗仍然是一個莽撞冒失缺乏文化修養的庸人,中年的王若與,則是一個心思歹毒驕縱任性的毒婦,可以說,她們姐妹兩,沒有一個人,擁有大家閨秀該有的嫺靜知性溫柔賢淑的美德。同爲名門貴女的姐妹兩,嫁人後的境遇大不相同,王若與嫁給了門當戶對的康家,王若弗卻低嫁到了盛家,看起來姐姐王若與嫁的是志得意滿的,但是婚後的生活,顯然是低嫁的妹妹過得越來越好,而嫁的意氣風華的姐姐卻越過越寥落不堪,逐漸的整個人都充滿了怨毒和不忿。
當她們在家裏當姑娘的時候,康姨母王若與是家裏的天之嬌女,她是嫡長女,聰明伶俐各方面都很優秀,深受父母的喜愛,得到了無限的嬌寵和關愛,也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各個方面都出色的她,心高氣傲。而盛大娘子自小就不在父母身邊,她是商賈出身的叔叔嬸嬸帶大的,叔叔嬸嬸沒有女兒,對她也是無限寵溺,但是畢竟是商人,所以對文化教育方面就不太在意了,導致王若弗缺乏文化修養,養成了大大咧咧冒冒失失的性子。
原本盛家去王家提親的時候,是姐姐王若與先看到盛綋的,但是高傲的她嫌棄盛家門楣低,轉而選擇了門第相當的康家。姐妹倆的人生軌跡開始發生變化,在哪個時代,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王若與帶着滿心的憧憬和喜悅嫁給了康姨父,十里紅妝何等風光榮耀,但是她終究是所託非人。
丈夫是一個沉迷酒色不求上進的紈絝子弟,對自己還不貼心,家裏什麼事都要自己去費心,在孃家的時候,她是何等的優秀何等的驕傲,妹妹王若弗是處處比不上她的,就連嫁的人,都是自己挑剩下的,但是妹妹的日子卻越來越臻臻日上,自己家的日子越來越日暮西山,滿院子的小妾和庶子庶女,丈夫不僅好色無能,還把家裏的錢財敗得乾乾淨淨,她不得不拿出自己的陪嫁來補貼家用。
一個驕傲自負的大小姐,在這種婚姻關係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她出了苦熬還能有什麼辦法呢?婚前婚後的境遇前後落差實在是大。之前一直會覺得康姨母的惡有點莫名其妙的,她明明與明蘭沒什麼大不了的過節,但爲何在明蘭出嫁後,要日日跑到侯府與小秦氏沆瀣一氣的打壓折磨明蘭?直到後來她跟自己的母親哭訴,說自己這些年來,過的生不如死,才讓人逐漸瞭解她作惡的動機。
在婚姻生活中多年的壓抑與不忿,已經使得她的性格發生了扭曲變態,她變得嫉妒惡毒,所謂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則反之,小人都是成人之惡的,康姨母就變成了這樣的歹毒宵小,看到明蘭一個身份低微的庶女,不僅高嫁進入有爵位的侯府,而且還郎情妾意琴瑟和諧,她又開始眼紅了,又看到那個處處不如自己的妹妹,家裏官運亨通步步高昇,使得她越來越瘋狂,變得無惡不作,她的死讓人感到很快意。
但是,回首她的一生,也真是讓人感慨不已,前半生的她,是何等的意氣風華明媚動人,明明是一個高門貴女千金閨秀,因爲遇人不淑,最終卻活成這樣讓人不恥的人格,可恨又可悲,而不幸福的婚姻,應該是她悲劇的最主要催化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