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的祖父周福清曾經留下《恆訓》(也就是家規一樣的東西),他在“敗家之鑑”一項下面清楚地寫着“信婦言”。在周福清看來,聽信妻子的話就是敗家,後代子孫應該引以爲鑑。

但是周作人沒有遵守其祖父定的家規,他對其妻羽太信子言聽計從,應該是和胡適先生一樣怕老婆,遵守“三從四德”。

(胡適先生的“三從四德”就是:三從,是太太外出要跟從,太太的話要聽從,太太講錯要盲從。四德(與得同音)是: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發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爲什麼周作人不遵守其祖父之言,是因爲他對祖父不滿。他的祖父是個極專治的人,對妻子不好,對孫子也不好,只喜歡小妾生的晚生子。

周作人的祖父名叫周福清,曾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中了辛未科進士,成爲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縣知事。周福清言在官場始終不得意,只做了七品知縣就被參掉, 1888年才被實授爲內閣中書,後來捲入科舉行賄舞弊案被光緒皇帝判了斬監候,後來坐了八年牢就被赦免了。

(斬監候就是斬刑,緩期執行。)

周作人在幼年時候隨祖父周福清的小妾潘姨太(據說潘姨太名潘大鳳)到杭州陪侍羈押在杭州府獄裏的祖父周福清。後來他等於是在祖父周福清身邊長大,周福清的小妾生的小兒子鳳升,年紀和周作人差不多。周福清很是寵愛小兒子鳳升。

年幼的周作人和他的小叔叔鳳升吵架,周福清聽到後特別生氣,對周作人的父親周伯宜說:“伯宜啊,我和你約法三章,鳳升不好歸我教訓,櫆壽(周作人的原名)不好歸你教訓。”

周作人的父親很無奈,讓周作人朝着祖宗牌位跪下,一邊打一邊罵:“打死你這不肖子孫!”

如果周作人沒考第一名,周福清就罵他、訓他。如果周福清心愛的小兒子鳳升考試沒考最後一名,周福清周作人的爺爺就誇獎鳳升。

周福清對妻子極差,周福清有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是周作人的親祖母,很早就病故了。第二任妻子是周作人的繼祖母,周作人跟她極爲親近,看她和親祖母一樣。

周福清的第二任妻子曾經被太平天國俘虜過,後來逃回家中。周福清一生氣就罵她是個長毛嫂子,氣得繼妻哭泣。周作人極爲同情繼祖母,並且說過:“自此以後,我對於說這樣的話的祖父,便覺得毫無什麼的威信了”。

(太平天國被當時稱爲長毛。)

周作人的祖父周福清極爲瞧不起妻子,留下《恆訓》,把“信婦言”列爲“敗家之鑑”,而周作人卻違反他留下的《恆訓》,對妻子言聽計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