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談兵

今年是中越314海戰31週年,從世界海戰歷史上來看,314海戰的規模其實並不大,中國海軍以1人輕傷的代價,擊沉了越南2艘武裝運輸船以及1艘登陸艦,此外,越南方面傷亡超過300人,並有9人被中國俘虜。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圖:1988年3月14日,我南海艦隊以1人受傷,艦船未損毀的代價,爲國家收復南沙此前被越南非法侵佔的永暑、華陽、東門、南薰、渚碧、赤瓜等六島礁。參與海戰的戰艦歸來時受到熱烈歡迎。

不過,就是這場規模不大的海戰,對中國來說,確實影響整個南海局勢的重大事件,不僅讓中國成功在南沙羣島建成了編號“74”號的國際海洋觀測站,還一次收復了越南非法侵佔的永暑、華陽、東門、南薰、渚碧、赤瓜等六島礁,讓中國在南沙的主權,得到了有力的維護。

關於中越314海戰的內容和信息,網上其實已經有很多分析,在這裏我們就不做更多的解讀,今天,我們重點說下一這場海戰對中國國防安全和資源方面來說,究竟會起到那些現實作用。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531“鷹潭艦”滿載排水量1,924噸,最高航速26節,它的服役,讓中國海軍防空脫離小口徑機關炮邁出了第一步,而且在海紅旗-7導彈服役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531艦都是中國唯一一艘裝備有防空導彈的護衛艦。

海戰中的國產戰艦

能取得勝利的關鍵,除了勇敢的中國軍人之外,海戰中的國產戰艦,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中國當時派出了3艘護衛艦,舷號分別爲502、531和556,502“南充”艦屬於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種火炮型護衛艦,裝備有3門單管100毫米口徑艦炮,被外界成爲65型江南級護衛艦,退役後的502艦被存放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531“鷹潭”艦是中國自行研製建造的第一型導彈護衛艦,西方稱其爲053K型江東級導彈護衛艦,除了裝備有兩門雙管100毫米火炮外,還裝備有兩座防空導彈發射架,滿載排水量1924噸,在當時算得上是一款技術較爲先進的主力戰艦,作爲功臣艦,退役後的531“鷹潭”艦,同樣也被存放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老湘潭艦退役後,經過改裝出口孟加拉國,更名爲“奧斯曼”號(Osman),舷號改爲F18,該艦曾於2009年訪問青島。

556“湘潭”艦是中國在053K型基礎上研製的,以對海作戰爲主的反艦護衛艦,除了裝備有2座雙管100毫米艦炮外,主要的作戰武器爲四枚上游1號反艦導彈,西方稱爲053H1型江湖級護衛艦,不過,該艦在1989年退役後,經過改裝出口到孟加拉國。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圖爲菲律賓佔據的南沙羣島中的中業島,島上不僅建有可供C130中型運輸機起降的機場,而且還建有碼頭和學校,中業島上的居民目前有300人左右。

徹底擺脫在南沙的被動局面

中越314海戰之前,中國對南沙羣島的實際控制其實有限,主要是因爲當時的國力限制,中國沒有足夠大、足夠多的的艦船可以長期巡視南沙羣島,這就讓周邊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鑽了空子,侵佔了南沙羣島的大部分島礁,且都是浮出水面和供人員長期居住的島嶼。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1988年初,我軍在南沙海域礁盤上建設第一代高腳屋。當年的高腳屋,爲了不被上升的潮水淹沒,爲了最大限度地延伸視野,四根竹竿支撐起幾片篾席幾張油布,組成了南沙這著名的高腳屋,這是我軍最簡陋的營房。

因此,中國通過314海戰,一舉收復6大島礁,對中國維護海上主權和國家安全來說,幾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經歷過第一代高腳屋和第二代小型混凝土建築之後,中國在這6大島礁上開始擴建,不僅島礁面積更大,而且在永暑島和渚碧島建有可供戰機起降的大型機場,加上美濟島建有的另一個機場,中國在南沙羣島方面,形成了3大島礁機場的鼎足之勢,對於中國維護南沙和整個南海的主權完整,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314海戰中收復的6大島礁,中國都已經進行了現代化建設,目前,永暑島和渚碧島已經建有人工機場,是中國在南沙海域最重要的前沿基地。圖爲永暑島機場畫面。

如果沒有314海戰的勝利,中國就不會收復南沙羣島中的6大關鍵島嶼,今天中國想要在南沙羣島有所作爲,基本上也就無從談起,由此可見,314海戰的勝利,徹底扭轉了中國在南沙羣島長期以來的被動局面,爲後來中國改善南海環境和走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促使下,南海周邊國家已經在這一海域打了上千口油井。圖爲越南在南海地區的油井。

不可替代的現實價值

我們都知道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南海面積爲350萬平方千米,由此可見,南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領海,而且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國際航線。

作爲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關鍵海域,南海不僅有豐富的礦產和魚類資源,而且還儲備有豐富的海底石油,從公開數據可以知道,目前,南海大陸架已知的含油盆地大概有10多個,大概儲備有500億噸石油和20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南海也因此被稱爲第二個“波斯灣”,巨大的經濟利益,促使周邊各國幾乎以掠奪式的開發來爭奪南海石油資源。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目前,中國已經對南沙幾大島礁進行了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駐島人員的生活條件,爲周圍往來的漁船提供了最大保障。

目前,南海至少有1000口以上的油井,不過這裏面中國佔有的數量幾乎可以不算,大多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聯合歐美等國家的石油公司聯合開採,這種情況讓中國能源儲備遭受了巨大損失,因此,中國在南海收復的6大島礁,也就體現出自己獨特的價值。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目前,中國已在永暑、美濟、渚碧礁各建設了1座機場並投入使用。圖爲客機在美濟礁新建機場着陸。

未來,伴隨着中國南海島礁假設的不斷完善,中國完全可以立足於幾個大島礁爲基地,深入開發南海深處的石油和礦產資源,作爲當今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對石油等能源的依賴越來越高,除了大量從中東、南美、俄羅斯等國家進口之外,完全可以在自家門口實現大量石油能源的供給。

此外,作爲未來能源的重要替代品,南海擁有巨大的可燃冰儲備,中國科研人員估算,中國全海域可燃冰的資源量大約是690億噸油當量,南海佔據絕大部分,伴隨着中國對可燃冰開採技術和市場應用的不斷深化,南海地區的石油儲備,完全可以滿足中國未來數十年對能源的依賴。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中國南海南端就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全球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油輪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馬六甲海峽對於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是"海上生命線"。圖爲途徑南海和馬六甲海峽的貨船。

南海是東西交流的主要航道

作爲歐洲―中東―遠東海運航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南海是國際海上交通運輸中,最繁忙的交通線之一,從公開數據可以知道,每年經過南海地區的石油流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

此外,中國、日本、韓國的石油進口,超過9成都要經過南海地區,一旦戰時被封鎖,將對國家安全構成致命的一擊,所以,314海戰中收復的6大島嶼,近些年中國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尤其是島礁機場的建成,將有力保護中國在附近海域的航線安全。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中國於1988年在渚碧礁建立了第一代高腳屋,隨後於90年代後期擴建成第三代建築物,礁上建有雷達站。2015年1月開始在渚碧礁礁盤吹沙填海產生渚碧島;後來永陸面積4.3平方公里,超過永暑島的2.8平方公里,僅次於美濟島的5.6平方公里,成爲南沙面積第二大島嶼。

314海戰雖然已經過去了31年,早期限制於經濟實力等原因,中國並沒有在這一海域展開太多基礎設施建設,不過,伴隨着綜合國力的提升,近些年,中國已經有能力來維護這一海域的航線安全,而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就是314海戰中收復的6大島礁。

314海戰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國防的快速進步,其中暴露了很多問題,包括戰艦噸位小、遠距離作戰缺乏空中戰機支援、後勤保障跟不上等問題,不過,正是因爲這場海戰,也讓中國軍隊更加重視這些方面的快速發展。

314海戰:改變南海局勢的一場小規模戰鬥

2018年4月12日,中國海軍在南海海域舉行了盛大的海上大閱兵,這是新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共有48艘戰艦、76架戰機、10000餘名官兵受閱。

今天,我們看到的052D驅逐艦、055萬噸驅逐艦、054A導彈護衛艦、071船塢登陸艦等主力戰艦,包括遼寧號和國產航母的問世,都是中國海軍快速強化自身戰鬥力的重要舉措,而314海戰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海軍重新認識和發展自己。

31年後的今天,我們再次回顧這場不同尋常的海戰,它的勝利不僅奠定了中國今天在南沙地區的存在格局,也在維護國家安全、經濟建設、國防發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