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愛玲恨上了父親,選擇去投奔母親,但母親也沒成爲她的避風港,母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男友,她沒有多少耐心教這個女兒學會自立,甚至對張愛玲說:“我寧願看你死,不願看你活着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1957年,黃逸梵在英國倫敦病重,她寄信給張愛玲希望見女兒最後一面,但那時候張愛玲自顧不暇,連機票都買不起,所以她始終沒去看望母親一次,只寄了一百美元過去表示關心。

相信大家看親情類訪談節目時,一定可以看到父母子女之間矛盾重重的場景。小編對某個節目的片段記憶猶新,有個女孩從小被父母送走,和養父母感情很好,但她長大後親生父母找上門,希望女兒把他們當父母看待,女孩不肯,主持人說她應該懂得感恩,認回父母纔對。

這個片段在網上引發了“養恩大於天還是生恩大於天”的討論。其實這件事站在不同的立場就有不同的結論,如果讓張愛玲來判斷,她應該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女孩這邊,因爲張愛玲雖然沒有被父母送走,但她和父母的關係卻非常不好。

張愛玲的父母感情不和,父親張志沂是李鴻章的外孫,豪門遺少,他胸無大志,整天只會抽大煙、出入風月場所;母親黃逸梵卻是個新式女性,嚮往男女平等,討厭封建禮教,看不慣丈夫的所作所爲,兩人經常吵架。張愛玲4歲那年,黃逸梵就到外國去留學了。

這一去就是好幾年,張愛玲的童年很少感受到溫情母愛,只能看見父親頹廢不堪的樣子。雖然她八九歲時黃逸梵回來了,但好景不長,黃逸梵跟丈夫鬧起了離婚,張愛玲與弟弟被判給了父親,黃逸梵再次去國外旅遊,張愛玲在家和後母鬧矛盾,父親甚至爲這個打了她一頓。

張愛玲恨上了父親,選擇去投奔母親,但母親也沒成爲她的避風港,母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男友,她沒有多少耐心教這個女兒學會自立,甚至對張愛玲說:“我寧願看你死,不願看你活着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張愛玲因此受了嚴重的心理創傷。

那時候黃逸梵在國內靠賣古董維持生計,張愛玲每次跟母親要錢,都感覺壓力很大。而張愛玲後來回憶,母親給她帶來的最大傷害,是她在讀大學期間因爲表現優異拿到了800元獎學金,回家告訴母親這個好消息時,母親竟然懷疑這筆錢是張愛玲用身體換來的。

所以有一次張愛玲正在洗澡,母親忽然闖進來,要求檢查張愛玲還是不是處子。這樣的懷疑傷害日漸累加起來,讓張愛玲的個性變得更加冷漠,她成名之後還是會給母親寄錢,但兩人很少坐在一起喝茶,聯繫也少,張愛玲的感情也很不順,遇到胡蘭成後再一次被傷害。

晚年的張愛玲因爲揹着“漢奸前妻”的惡名而選擇遠赴美國,生活比較困難。1957年,黃逸梵在英國倫敦病重,她寄信給張愛玲希望見女兒最後一面,但那時候張愛玲自顧不暇,連機票都買不起,所以她始終沒去看望母親一次,只寄了一百美元過去表示關心。

沒過多久,黃逸梵就病逝了,張愛玲等來了領取遺物的通知,拿到了滿滿一箱古董,還有一些老式傢俱,這些東西支撐她過了一段時間。可能黃逸梵心裏還是愛這個女兒,但她早些年給女兒造成的那些陰影,只怕不是這一箱子遺產就能彌補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