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做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的發言時表示,截至11月底,全國法院累計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58萬人次,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1644萬人次。

因爲失信 1644萬人次被限制購買飛機票!

孟瑋表示,在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力度方面,截至12月9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總量持續增長,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300億條。平臺現已聯通44個部門、所有省區市。“信用中國”網站公示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超過1.4億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達10438萬條,行政處罰信息達3588萬條。

在深入推進失信聯合懲戒方面,截至目前,已會同60多個部門簽署43個信用聯合獎懲合作備忘錄,12月又新印發《關於對政府採購領域嚴重違法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關於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11月份,新增失信黑名單主體27.2萬條,涉及失信主體23.2萬個,退出失信黑名單主體9.6萬個。截至11月底,全國法院累計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58萬人次,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1644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538萬人次,有339萬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在加快重點領域專項治理方面,國家發改委積極配合中央文明委開展誠信缺失專項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生態環境部公佈123家主要污染物排放嚴重超標排污單位和處罰整改情況;涉金融專項治理領域發佈第9批嚴重失信行爲人名單400個;人社部發布第三批拖欠勞動報酬典型案例;電信詐騙領域3年偵破電信詐騙案件共計31.5萬起;持續推進打擊虛開騙稅專項治理力度,共查處虛開騙稅案件3萬起,認定虛開發票371萬份,涉案稅額719億元。

在探索部分領域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應用方面,國家發改委組織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大數據機構,對2.8萬餘家城鎮涉天然氣企業公共信用狀況開展綜合評價,印發《關於用好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 切實做好天然氣保供工作的通知》,對涉天然氣企業實施分級分類信用監管,督促評價結果爲“差”級的企業立即整改。依託“信用中國”網站,率先對外公示85家評價結果爲“優”級的企業名單,受到廣泛關注。各地方及企業、行業監管部門對此高度重視,迅速開展整改工作。

此外,12月1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發佈由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委主辦的2018“誠信之星”先進事蹟。吳松航等個人與單位獲“誠信之星”榮譽稱號。各媒體廣泛報道宣傳,對弘揚誠實守信傳統美德,營造信用爲本、履約踐諾的社會風尚,發揮了先進典型示範作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