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家庭差異太大,兩個人的基本生活理念會出現大的分歧,除非高的一方能始終遷就低的一方,否則留下的就是爭吵、分手。情況接近的家庭,生活理念是相同相通的,對孩子的教育和性格的養成也比較接近,不會出現根本上的差異。

昨天,有位微信好友向我提問,是不是真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經歷了什麼,恰好最近好多跟我分享故事的朋友涉及到了婚姻中的物質生活問題。烏石在這裏給大家說一下個人的一些觀點。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句話的原意,是說人生離死別在所難免,對於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也是一樣,只是會更爲悲哀。現在大家一般理解爲婚姻生活一旦不如意,面臨經濟上的困難,夫妻間往往會分崩離析,事事不順。

從原意可以看出,雖然這句話自古有之,但以前人們並未強調物質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性。其實就在我們父輩(上世紀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婚姻中物質生活也僅是婚姻幸福程度的一個參考之一。隨着現代社會開放,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人們越來越注重物質在婚姻中的比重,房、車、高額禮金簡直就成爲了婚姻中最大的負擔。套用最簡單的一句話,叫做人心不古,物慾橫流。

貧賤夫妻真的百事哀嗎?物質在婚姻生活中究竟佔多大比重?

我們在看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的時候,都喜歡那些窮小子富家女,衝破阻力成就美滿婚姻的故事。但在生活中,實話講基本都是童話。即使出現,那種幾率和走在大街上撿了張彩票,結果中了500萬的概率差不多。

門當戶對,這個概念普世幾千年,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這樣。請你堅信,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無數男人在娶了美嬌娘之後痛哭流涕總出來的亙古不變的真理。

不同的家庭環境養成不同的生活習慣,養育不同的人生世界觀,不同的性格人品。讓一個富家小姐接受緊衣縮食的生活你認爲可能性有多大?孃家總不能月月貼補吧?除非你貌比潘安,巧舌如簧,深得你那一言九鼎的丈母孃的喜愛。

貧賤夫妻真的百事哀嗎?物質在婚姻生活中究竟佔多大比重?

什麼叫門當戶對?情況接近的家庭,生活理念是相同相通的,對孩子的教育和性格的養成也比較接近,不會出現根本上的差異。如果家庭差異太大,兩個人的基本生活理念會出現大的分歧,除非高的一方能始終遷就低的一方,否則留下的就是爭吵、分手。可現實在這樣的情況又有多少呢?

貧賤夫妻無事還好,一旦遇到經濟上的不足導致的問題,隱藏在平靜生活後的矛盾就會集中爆發,就像一個極度膨脹的氣球碰在了針尖上。此時女人口中開始不滿、抱怨,男人心中出現鬱悶、憤恨。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棒打鴛鴦散,扭頭各自飛。

所以說門當戶對是重要的,不是說不能跨越,但是多少會有影響。物質條件在現代婚姻中已經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足以影響夫妻間的感情,家庭人倫間的和睦。

貧賤夫妻真的百事哀嗎?物質在婚姻生活中究竟佔多大比重?

當然,不能片面否認人間沒有真情在,同風雨共患難的夫妻還是有的,我們也深深向他們表示敬意。但你回頭想想,左鄰右舍,網絡媒體,道聽途說,這兩種情況哪更多?我想,不用筆者再贅述了。

(個人觀點,無關是非,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