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上映于2006年1月25号,是李连杰职业生涯最后一部“宗师题材”电影,进入到2007年以后,李连杰虽然又先后与斯坦森合作了《游侠》,与刘德华合作了《投名状》,与成龙合作了《 功夫之王》,与徐克合作了《 龙门飞甲》等诸多经典动作电影。

但在“刻画和塑造某个历史宗师人物”这个领域,霍元甲这个角色是李连杰的绝响,从此以后李连杰再也没有那么用心、生动的去诠释过某一个宗师人物,从此以后那个飘逸、潇洒,无所不能的功夫活字典退隐于江湖。

而李连杰那些年演绎过的宗师角色,在其后也基本都成了绝响,无论是谁翻拍,都再也演绎不出那种独属于李连杰的风味。

(1)黄飞鸿三部曲

李连杰1983年南下入港,80年代的香港早期拍片生涯虽然有过《 少林小子》这样的辉煌之作,但李氏功夫的风格打造和塑造,却是始于90年代的嘉禾。

1991年李连杰在徐克的邀约下拍了《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除了近3000万的不俗票房外,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男儿当自强”的歌声,李连杰在香港电影圈里声名崛起,彻底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其后的1992年李连杰拍了《黄飞鸿》系列的第二部“男儿当自强”,1993年又完成了《黄飞鸿》系列的第三部“铁鸡斗蜈蚣”,其后李连杰短暂的告别了黄飞鸿这一人物,直到1997年才再次拍了《黄飞鸿》系列的第四部“西域雄狮”,从此以后彻底告别了黄飞鸿这一宗师人物。

黄飞鸿一角是李连杰生涯塑造的第一个宗师人物,也是许多人认识和喜欢上李连杰的开始,飘逸潇洒、干净利落的打斗风就此成了李连杰的专属风格。

(2)方世玉两部曲

《方世玉》共计拍了两部,皆诞生在李连杰自己创建正东电影公司后的第一年,相较于黄飞鸿这一人物的庄重,方世玉多了几分跳脱和风趣,尤其是电影中那些游走在郭蔼明与李嘉欣两个女人之间的电影桥段,让方世玉这个人物比黄飞鸿更是多了几分随性,也更加接地气。

如果说黄飞鸿身上的最大标签是民族自信、自强不息,那方世玉则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江湖侠客,即使身在了反清复明的红花会,也并未表现出太多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种特色,随遇而安享受生活的特性占比更大。

(3)绝版张三丰

在《倚天屠龙记》这个江湖里,张三丰与张无忌这爷孙两个角色的扮演者中,最出彩的那个应当都是李连杰,但颇为可惜的是《倚天屠龙记》第二部并未开拍,在大都等待张无忌的赵敏,也注定了永远等不到张无忌。

说回到张三丰一角,上映于1993年的《太极张三丰》虽然仅有一部,但在有限的时间里,李连杰将君宝这一人物从呆萌、被动习武到被兄弟背叛,遭受到重大打击,再到悟出太极奥义,终成一代宗师的所有心路历程诠释的相当到位。

整个人的一生蜕变过程,在96分钟的时间里被展现的一气呵成,没有任何断点!

其中张君宝在练习太极拳的那几幕场景中,“搅水缸”、“枹树叶”这几招成为了许多少年郎都曾经模仿过的动作,时至今日这部电影也依旧排在了李连杰古装武侠电影的前三之列。

(4)霸气陈真

陈真一角相较于前面提到的黄飞鸿、方世玉、张三丰这些,它的受欢迎程度在电影圈里要更高,前后有多位武术大家和明星都演绎过陈真一角,其中李小龙、梁小龙、甄子丹、吴越等人演绎的同样十分精彩。

只不过论及欣赏性,李连杰拍摄于1994年的《精武风云》,才是最为接近当代人审美风格一部电影,电影中陈真分别对战了霍廷恩(钱小豪)、船越文夫(仓田保昭)、藤田刚(周比利)三人,贡献的三幕经典打斗片段,即使是在特效高级发达的如今,再去回看也依旧无法被超越。

(5)大侠霍元甲

2006年李连杰拍摄完《霍元甲》之后,便牵涉到了一场舆论纠纷中,霍家后人状告了剧组,说制作团队没有尊重霍家史实,将原本存在的霍家后人写丢了!

其后这部电影历经删减和压缩,电影时长也从141分钟被压缩到104分钟,很多起到串联性的戏份被刨除,这些都导致了这部电影在李连杰的诸多作品中没有那么出名。

但如果论及武术动作、人物诠释以及李连杰的用心程度,这部《霍元甲》应当是李连杰最后一部可以与90年代作品水准持平的一部电影。

电影里霍元甲的整个人生主要被分割为四段:

第一段:意气风发,眼高于顶的斗武时期;

第二段:风云突变,打死秦爷却遭遇被仇人灭门的悲惨时期;

第三段:流落于江湖,洗涤心灵继而得已重生时期;

第四段:面对外敌,号召中华男儿自强不息时期;

除却前面提到的“霍家无后”这段外,还有第一、二段之间的“斗拳时代”也是霍家后人状告的重点,从历史史实以及对霍元甲这一历史人物的尊重角度去论,编剧的这些改编确实不够妥当。

但对于李连杰来说,这部《霍元甲》却是他倾尽了心血的作品,也成为了他整个功夫电影时代最后的高光,其后的《 龙门飞甲》更大的特色是特效加持,而不是在武术!

在电影《霍元甲》的最后,李连杰慢悠悠的打着拳,身边空无一物,镜头越拉越远,直至全部涌进黑暗,一如李连杰,就此隐身江湖再也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