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於“建議參照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做法,國家成立時尚產業專項基金”的問題,國資委在《答覆》中指出,“時裝週先後與法國、意大利、美國、俄羅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衆多國家的時裝週及時尚機構建立起良好合作關係並開展互動和交流活動,迄今已有來自日本、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師和品牌參與時裝週。我們認爲,時裝週是市場自發組織的時裝展覽展示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設計師、買家、遊客是時裝週發揮活力和影響力的決定因素,活動本身屬於市場行爲,不應由國家進行干預。

原標題:國資委提案覆文:中國國際時裝週屬市場行爲,不應由國家干預

國資委網站近日發佈有關一份政協提案的覆文《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4110號提案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國資委答覆政協提案提出的“建議參照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做法,國家成立時尚產業專項基金”的具體內容。

中國國際時裝週(以下簡稱時裝週)創立於1997年,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每年3月、10月份春夏和秋冬兩季在北京舉辦時裝展覽展示活動。迄今爲止,已有近2000家(位)中外品牌和設計師參與了時裝發佈和展覽展示活動。目前,每年時裝週舉辦近200場時裝秀,現場專業觀衆超10萬人,電視觀衆超5億人次,吸引來自國內外媒體近300家(其中境外媒體佔20%)。多年來,時裝週在推動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以及中國服裝由加工大國不斷向品牌強國轉變過程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使服裝設計師羣體的專業水平及其在社會和產業中的地位不斷加強;在全國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不斷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在時裝週的示範引領下,全國近30個城市相繼舉辦了時裝週。時裝週在推動時尚生活方式的轉變、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嚮往方面發揮着積極的引導作用。

國資委在《答覆》中指出,時裝週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離國際四大時裝週仍有較大差距,還存在許多不足。一是時裝週對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提升作用尚顯不足。二是在推動中外文化共融和交流互鑑方面作用發揮不充分。三是在綠色、健康、時尚生活方式的傳播推廣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四是在不斷轉變觀念,加快和提升時裝週服務升級上有待加強。

關於“建議參照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做法,國家成立時尚產業專項基金”的問題,國資委在《答覆》中指出,“時裝週先後與法國、意大利、美國、俄羅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衆多國家的時裝週及時尚機構建立起良好合作關係並開展互動和交流活動,迄今已有來自日本、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師和品牌參與時裝週。二十多年的發展,使得時裝週在參展品牌數量、時裝發佈數量、國際知名品牌參與度等方面不斷增加,已成爲比肩巴黎、米蘭、倫敦、紐約等國際知名時裝週的專業展會,是‘中國文化走出去’倡議的重要平臺和工具。我們認爲,時裝週是市場自發組織的時裝展覽展示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設計師、買家、遊客是時裝週發揮活力和影響力的決定因素,活動本身屬於市場行爲,不應由國家進行干預。而應該採取市場化方式,由有關方面牽頭成立諸如‘時尚產業專項基金’等對產業進行引領和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則需要提供引導和支持。對此,我們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進行研究、論證和推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