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掃除摳地縫、取快遞拆外盒,大學奇葩校規遭質疑)

一流學校抓學術,二流學校抓紀律,現在又有了“三流學校抓衛生”的說法。

“我們學校現在大掃除,它的名字叫摳地縫。”日前,有高校讓學生輪流打掃學校衛生,要求將地磚的縫隙摳乾淨,不能有泥土,否則要扣分。

高校奇葩校規隔三差五地出臺,在最近一個月,就有諸如讓學生打掃衛生摳地縫、取快遞當場拆開盒子不能帶走、買奶茶不許加蓋不許裝袋、宿舍禁止鎖門禁掛牀簾每日限電,不一而足。

然而,大多奇葩校規除了遭學生吐槽外,實際上難以執行乃至取消。奇怪的是,更多更奇葩的校規,很快又接二連三地出現了。

奇葩

“我們把環衛的工作全都給幹了。”近日有學生爆料,鄭州一高校讓學生掃垃圾、擦垃圾桶、擦空調外機,還要將地磚縫隙摳乾淨。

該校一則通知寫道:請室外衛生區內有地縫的班級中午認真摳乾淨!摳到露出底下的水泥地爲止。今早表揚14班和3班,地縫摳得較好。

這一規定遭到網友吐槽:地磚縫不能有泥土,垃圾桶不能有垃圾,桌子上不能有書,牀上不能有人——大學檢查標準。所以我們垃圾放牀上,人放垃圾桶裏,泥土放桌上,書放地縫裏吧。

摳地縫學生也就忍了,安徽某高校學生反映稱學校不讓宿舍鎖門,導致東西經常丟。校方回應稱,禁止鎖門是爲了開門通風,樓道有監控,若丟東西可向老師反映情況。

有人覺得這腦回路很清奇,按照這個理的話,那麼家裏也可以不鎖門,小區、電梯都有監控,方便通風,遇到火災逃跑也方便啊。

更讓學生感到尷尬的是,西安一高校下發通知,要求快遞點當場拆盒,禁止取件人帶走盒子,以後學生網購可要走點心了。

該校學生表示,給你送一雙鞋,你把鞋盒拆了,一手一隻拿回宿舍,路上人家都把你當怪物看;你買一箱水果,總不可能一個個地拿回去吧;然後你買了隱私物品……(此處省略500字)

奇葩校規屢遭質疑,不過質疑歸質疑,奇葩校規絲毫沒有銷聲匿跡,而且更雷人的還在後面。

久而久之,校規變“笑規”。人們普遍不解的是,中國大學生即使已經讀到博士,學校依然用管理幼兒園小朋友的方式來教育。

不久前,內蒙古高校一則“博士研究生宿舍牀上有布娃娃,逾期不整改取消獎學金資格”消息在網上熱傳。據內蒙古晨報報道,基本屬實。

大學各種各樣的“管理發明”特別多,有這功夫多引進點師資多關心一下同學該多好。

隱私

專家認爲,奇葩校規反映了學校的管理問題,也暴露出一些學校在法治建設方面的短板。

學校管理者不是從尊重學生權利以及實際治理的效果出發制訂校規,而是拍腦袋制訂,不管其是否合法,執行之後會帶來什麼後果。

針對大學校園管理,目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

上述西安高校要求快遞點當場拆盒,學生覺得拆隱私物品很尷尬,有不願意拆的,只能打電話讓學校來解決。

北京勇者律師事務所主任易勝華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高校管理應當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但是學生也應當讓渡一部分權利給學校以便於方便管理,學校應在尊重學生隱私權與管理之間把握好度,以避免管理權力的濫用。”

高校要正確認識好校園規定和法律之間的關係,否則在執行過程中,不免會遭到學生的反抗。

易勝華指出,如果校規內容屬於行政管理職權方面,學生可通過向上級主管教育部門提出申訴或者針對學校作出的處罰,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如果校規內容屬於民事方面,侵犯了學生的民事權利,學生也可提起民事訴訟來維護合法權益。

“建議學生充分利用民主渠道,通過網上信箱、校園貼吧、微信公衆號等途徑向學校提出意見或建議,推動依法治校,從而消弭學校管理權對學生權利的侵害。”易勝華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形式

在這樣無孔不入、層出不窮的管控背後,是遭到詬病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小到一個飲料蓋,大到一棟宿舍樓,他們都要刷下存在感,導致在大學事務的管理上一刀切、形式主義。

要求學生扣地縫的高校表示,因爲他們是幼師學校,因此要求跟幼兒園一樣的標準。要求取快遞當場拆開快遞盒的高校表示,現在實行垃圾分類了,此舉有利於減少宿舍垃圾。

禁止學生宿舍鎖門的高校則表示,檢查文明城市創建第二階段,爲了達到要求做了十條標準,現在是抓得比較緊的時候,爲了方便檢查就是不鎖門。“我們也不想這樣做,這都是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大學管理上的一些不合理規矩源於盲目執行上級規定,不考慮大學組織的實際情況,簡單地套用政府機構的做法。”

實際上,“大學行政管理人員素質非常高,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學生幹部留校的。之所以過分注重形式主義和行政化,完全是爲了保護自己。”

周光禮指出,很多行政人員特別注重程序,一個簡單問題不敢拍板處理,一定要求走程序上會討論,結果問題久久不能解決。這是把可以自由裁量的管理問題轉變爲合議性的治理問題,這樣雖然嚴重影響辦事效率,但是可以免責。

湖南師範大學原校長張楚廷認爲,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關鍵是協調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

大學的行政權力來源於學生權利和學術權利的讓渡,故大學行政權力是大學內部羣體(教師、學生)賦予的。行政權力也只有在尊重學術權力的時候,才能更好地發揮行政作用。

周光禮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如果是強調不要按政府機構的管理方向管理大學,這是對的。如果是指不要行政管理,這是錯誤的。”

他表示,“現代大學的治理,一定是科學治理、科層式治理。”

netease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責任編輯:周馨怡_NB120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