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張學友參演許鞍華執導的文藝片《男人四十》,並憑藉該片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張學友從小就調皮搗蛋,成名前生活在香港社會的底層,加入演藝圈前,又有六年左右的普通人經歷,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演小人物極爲擅長,也擅長演喜劇,在香港演員中貢獻的表情包應該僅次於周星馳。

#老照片#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愛迪生。

在歌唱和演藝事業上,張學友無疑是有天賦的。

張學友出身於一個香港普通海員家庭,在1984年23歲參加業餘歌手大賽出道之前,即沒有父母給予藝術薰陶,也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和演員培訓。

張學友靠自學和在演藝生涯中邊學邊練創造了極爲輝煌的成績。

1995年張學友唱片銷量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當時如日中天的邁克爾·傑克遜,遠高於第三名麥當娜。

截至2000年,他的唱片累計總銷量已經突破六千萬張,無愧於“亞洲歌神”的稱號。

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更是舉辦“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打破12個月內巡演觀衆人數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張學友不僅能唱,而且能演,雖然電影生涯的早期,多爲配角或小角色,但俗話說得好,“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但張學友都能詮釋得活靈活現,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9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以及1990年的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更是憑藉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一起來看看張學友的演員生涯。

1986年,張學友出演熒幕處女作《霹靂大喇叭》,在片中飾演警界小卒張定其 .

張學友從小就調皮搗蛋,成名前生活在香港社會的底層,加入演藝圈前,又有六年左右的普通人經歷,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演小人物極爲擅長,也擅長演喜劇,在香港演員中貢獻的表情包應該僅次於周星馳。

1986年張學友首度擔任男主角,在愛情片《癡心的我》中飾演加拿大留學生學友,在此片中張學友也和一生的摯愛羅美薇因戲結緣。

兩人的感情也經歷了波折,1986年戀愛,1988年三月,羅美薇公開宣佈分手,同年12月,張學友再次追求羅美薇,1991年,兩人複合,1996年2月15日註冊結婚。

(張學友和羅美薇)

(不經歷風雨,不能見彩虹。)

雖不是科班出身,但如今看來,張學友的歌是“四大天王”中唱得最好的,或許演技也不遜於其他天王。

香港娛樂圈流行着一句半真半假的話:張學友歌技太耀眼讓演技被忽略,周星馳的演技太好讓顏值被忽略。

張學友演過約75部電影,或許大家都遺忘了角色的名字,但一看到照片就能回憶起情節。

1990年,在徐克執導的武俠片《笑傲江湖》中嘗試反角歐陽全,並憑藉此角獲得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反角歐陽全。)

(《喋血街頭》中的細輝.)

(《喋血街頭》吳宇森暴力美學的巔峯。)

(1990年與星爺合演喜劇片《咖喱辣椒》;歌神負責耍帥,星爺負責窮困潦倒。)

(張學友和萬梓良。)

(張學友、周星馳,莫少聰。)

2001年,張學友參演許鞍華執導的文藝片《男人四十》,並憑藉該片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該片獲獎無數:2002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林嘉欣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新人演員獎,岸西獲得最佳劇本獎。梅豔芳憑藉該片獲得第六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張學友將電影中一個普通平凡的中學國文老師,在年過四十後對命運的不甘與迷茫,對家的疲乏和師生戀的動心,演繹的淋漓盡致。

有趣的是,張學友正好四十,有人評價說:巨蟹張學友,獅子林嘉欣。一靜一動,似水似火。其實他們都在演自己,所以才演得那麼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