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拂面,低低矮矮的黛瓦人家,緩緩的流水,夕陽餘暉下斑駁的香樟樹影,細細碎碎的時光。這是盛夏,姑蘇城的盛夏,佇立風中,走在古老的青石小路上,足音都變得溫柔。

每天很有規律的生活着,早起,寫文章,安排、處理工作,彈琴,這樣的規律,有時候會覺得不夠熱烈,但很平靜,平靜即是心安。

傍晚的時候,不願匆匆忙忙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就約上好友,一頓簡單的晚餐,透着生活裏最樸素的好,然後在平江路漫無目的走着。

從這條巷子,走到那條巷子。平江路上的小巷,每一條都相通,無論你怎麼拐,都能走回主街。帶初來蘇州的朋友走這些巷子,她說,真像個迷宮啊。走着走着,還會遇見許多最蘇州的風景,比如,一朵月季悄悄爬上枝頭,比如,一家風情小店,再比如,迎面走來淺笑嫣然的丁香姑娘。

聊着日常,那些不緊不慢的對話,像一陣風,而後消失不見,當下,是最好的幸福,無需在意對話的意義。

越來越相信相對。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沒有絕對的貧窮與富足。有人認爲田園爲富足,有人卻認爲,這是辛勞。說到底,不過是面對萬事萬物時的心態。

有人讀到我的文字,對我說,小隱,你筆下的文字,好詩意,同時也有人對我說,不過是臆想出的浪漫,天天爲生存奔波,就已經夠雞毛蒜皮了。無論是對我的喜歡還是抨擊,我都接受並放下。

曾經爲此洋洋得意和懊惱難過,現在想來,不過是小女子情緒。生活是自己的,文字同樣是私人化的,只是,很榮幸的是它被人接受並看到,爲文字這段錦上添了花。

看慶山的作品《鏡湖》,她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文字先對作者的內心發生作用,然後才抵達別處,對讀者產生影響,要爲自己而寫,從一粒沙,一朵花裏看宇宙世界,我們的寫作前提,是爲豐盈敏感的內心,不是爲任何其他大而無當的背景或時代。

想起在某次分享會上,有讀者問我如何平衡寫自己寫喜歡的文章和大衆追求的文章,其實不必平衡,寫作的時候自己內心是愉悅的,然後遇見同頻人,就好。

有讀者讀到我的文章會落淚,而那些讓讀者感動的文章,我自己在與之糾纏的過程中,早已淚流滿面。

當然,不要想着所有的讀者都喜歡你的文章,因爲那是不可能的,蘿蔔白菜還各有所愛呢。

所以,這就是一種相對關係。

黑夜像一個巨大的幕布,落在這座千年古城,慢慢的走,看世間繁華,安歲月平淡,這是我喜歡的生活狀態。

我想要活成的,亦是這樣煙火世界裏平凡模樣。傍晚。夜幕。晚風拂過你的髮梢。

End

文丨小隱,生於河南,暫棲江南。豆瓣專欄作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蘇州吳中區作協會員,善古箏,習畫多年,自由寫作數十年,喜花草、刺繡和攝影,被讀者稱爲戴望舒筆下的丁香姑娘。散文集《夏天的風吹來草的葉子》各大網站正在熱銷中,簽名版請聯繫小隱。新書《走着走着,就遇見一樹花開》即將全國發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