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喪夫喪子之痛,決意遠離紅塵讓蔣先生無比記掛懷念的母親名爲王採玉,原名彩玉,是於同治2年(1863年)八月出生於浙江省嵊縣葛竹村。1887年10月31日,王採玉在蔣家鹽鋪後樓生下了一子,即蔣先生。

蔣先生日記中有着這樣一段話:"無論陰曆陽曆,凡爲母親忌辰之日,不食葷,不動氣,不御色,以爲終身自懲自戒,冀減不孝之罪於萬一。"據說,他的一生受母親影響頗深,蔣先生每年清明都會攜親眷前往慈恩塔拜祭他的母親。慈恩塔坐落於臺灣日月潭景區內,是他專門爲母親修建,以示紀念的同時也希望臺灣民衆可"恪盡孝道,永懷慈恩"。受喪夫喪子之痛,決意遠離紅塵讓蔣先生無比記掛懷念的母親名爲王採玉,原名彩玉,是於同治2年(1863年)八月出生於浙江省嵊縣葛竹村。王採玉的家境殷實,其父親王有則飽讀詩書的同時也善於經商,曾經以販賣土產爲業。後值戰亂,流亡人口頗多,王有則便在皖南、浙西一帶將他們召集起來,共同開墾因戰亂而被棄的荒地,因而致富。王採玉19歲之前的生活無憂無慮,自幼跟着父親讀書認字,同時精於女紅且天性聰穎,深得父親寵愛。

然而一切安寧平和都因1882年父親的病逝而戛然而止,這年她19歲。家中沒了頂樑柱,很快便家道中落。王採玉有兩個胞弟,不幸的是大弟嗜賭,無心向上,小弟又患精神病。王採玉作爲長姐,只能一人扛起重任,靠着精緻的女紅賺錢替補家用。王採玉已經十九,母親爲她安排了一樁婚事,夫家位於曹家田,姓竺。王採玉不久後便被迎娶。然而婚後生活並不美滿,竺某常因一些小事與王採玉爭吵,甚至對王採玉拳打腳踢,王採玉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選擇忍氣吞聲。不久后王採玉誕下一子,竺家十分歡喜,王採玉也因此受到優待。豈料好景不長,王採玉的兒子不久後便因病夭折。尚處於喪子之痛的王採玉非但沒有得到安慰反而受到了竺某的打罵。禍事成雙。竺某不久後也因染上霍亂身亡。喪夫喪子,不幸的事接二連三,此時王採玉又聽到外人對她的閒言碎語——她是個剋夫克子的女人。王採玉一時悲痛不已,心灰意冷的她對竺家再無掛念,誕生了遠離紅塵,剃髮爲尼的想法。王採玉在喪夫後回到孃家居住,適逢村中一位金竹庵的老尼姑過世,王採玉陪同信佛的母親前去料理喪葬之事。王採玉向廟中的首事提出自己皈依佛門的想法,但母親極力阻止,無奈王採玉執意出家,母親只能哀求她帶髮修行,今後也有機會還俗。王採玉答應了母親,從此在清淨的佛門之地,日日素菜淡飯,享受着安寧,準備在廟中就此度過餘生。

據傳,在王採玉帶髮修行期間,曾遇一位江湖術士。該術士望着王採玉,勸她還俗再嫁,因爲她面相帶福,將會生下貴子,今後將無比榮耀。王採玉早已誠心向佛,無意迴歸世俗,因而並未聽取術士的勸告。然而,術士的預言並沒有錯,王採玉與蔣家似乎是命中有緣。王採玉的堂兄王賢東在蔣家鹽鋪當夥計。蔣家住在溪口鎮,是當地方圓百里的大戶家庭,家大業大。後來王採玉嫁給蔣肇聰是堂兄王賢東拉的紅線。蔣肇聰曾有一任妻子孫氏,但在蔣肇聰四十餘歲之時去世,自此蔣肇聰鬱鬱寡歡,曾與王賢東傾訴心中苦悶。王賢東想到自己的堂妹王採玉,與東家蔣肇聰同經喪偶之痛,儘管堂妹尚二十三歲,與東家蔣肇聰相差22歲,但他認爲蔣肇聰與王採玉若結爲連理,二人可惺惺相惜,日子應當會幸福。王賢東前往金竹庵找到王採玉,談起該事,詢問了王採玉的心思,並說起王採玉母親當年要求她帶髮修行,爲的就是有朝一日她能還俗。王採玉應允了這門親事,並於1886年6月嫁到蔣家。婚後,王採玉與蔣肇聰琴瑟和諧,日子過得很舒心。1887年10月31日,王採玉在蔣家鹽鋪後樓生下了一子,即蔣先生。王採玉後來還曾生下兩女一子,不過均在年幼時即夭折。1895年,與從前一樣,丈夫蔣肇聰因時疫去世,王採玉又一次喪夫。此時,王採玉身邊僅剩一子,又想起江湖術士的話,因而對兒子格外重視疼愛,決意好好培養其成才。

蔣先生六歲起開始讀書,王採玉不顧學費的昂貴,爲他聘請了多位良師。欣慰的是,蔣先生自小便顯示出天資的不凡,學業成績優秀。王採玉在兒子14歲時,爲他定下一門親事,女方是19歲的毛福梅。毛福梅性情溫順,是受封建禮教影響的傳統女子。然而兒子對該妻子感情冷淡,認爲該妻子目不識丁,對毛福梅從不親近。蔣先生並不想走旁人所指的科舉之路,他看到晚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心生反感,因此在十九歲時,自行剪去長辮,告知王採玉他想要出國上軍校。他的剃髮行爲在當時看來是大逆不道之舉,衆多親朋好友也紛紛反對他出國留學。但王採玉認爲男兒志走四方是好事,她希望兒子可以在外大有作爲。因此忍着母子分離之苦,自籌學資,毅然把兒子送到了日本留學。蔣先生在日本求學放假歸家時,與毛福梅偶有爭吵,還曾因性急踢中毛福梅肚子,導致毛福梅小產。王採玉對他大爲責罵,自後蔣先生聽從母親訓導,毛福梅很快便再次懷孕,並於1910年生下一兒——蔣經國,王採玉對該長孫及其疼愛。

之後蔣先生前往日本後,結識陳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影響。1908年,他加入同盟會,1910年參加革命活動後受到孫中山的器重,當時已顯露出要成大事的風度,然而王採玉卻在1922年6月14日便因病過世,並未等候到兒子榮光無比之時。儘管王採玉未等到兒子成爲天下聞名的總統便離開人世,但她的苦心養育,悉心培養成就了蔣先生,她深刻影響了他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