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是三國之一,立國於221年,亡國於263年,存國43年,歷劉備、劉禪兩代君主。蜀漢雖然由劉備建立、劉禪接班,然而有一人自始至終都對蜀國的發展起着決定作用,他的戰略和政治舉措對蜀漢的建立和滅亡有着重要影響,所以有人說蜀國可以無劉備劉禪,但不能沒有他。蜀漢興於此人,亡於此人,有“七宗罪”,死後卻被封神,他是誰呢?

他就是蜀國丞相諸葛亮,被後世尊稱爲諸葛武侯,成爲忠誠和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入選武廟十哲,其歷史地位和人格魅力都非常之高,劉備因爲他的隆中對策而三分天下,所以說蜀漢興於此人。

然而還有人認爲蜀漢亡於此人,並列出他的“七宗罪”,認爲蜀國的滅亡,諸葛亮難辭其咎:

一宗罪: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有很大的缺陷。諸葛亮提出跨荊、益兩州,待天下有變,同時出兵北伐,而偉大的毛主席指出:“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此戰略之罪,一罪也!

二宗罪:劉備將劉禪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作爲“相父”,未能好好的教導和教育劉禪,最終導致後主開城投降。此教育之罪,二罪也!

三宗罪:諸葛亮治理蜀國,雖然賞罰分明,然而不能徹底解決蜀國內部的勢力紛爭,出現了魏延、楊儀奪權的局面,而且譙周勸說劉禪開城投降,也是內部分裂的表現。此政治之罪,三罪也!

四宗罪:諸葛亮連年北伐,致使國庫空虛,百姓招罪,影響了蜀國人口、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削弱了蜀國國力。此戰爭之罪,四罪也!

五宗罪:諸葛亮對於人才的任用也有很大問題,如馬謖言過其實,魏延不得重用等。此用人之罪,五罪也!

六宗罪:諸葛亮大權在握,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未能培養後起之秀,導致蜀國人才匱乏,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此人才之罪,六罪也!

七宗罪:鄧艾偷渡陰平,進取成都時,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未能據守險要,本土優勢兵力作戰,還被大敗,敗光了成都僅有的兵力。此子孫之罪,七罪也!

有此“七宗罪”,諸葛亮一定要對蜀國的滅亡負責,對此觀點,你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