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唐人街探案》中的第一個故事是《曼陀羅之舞》。

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阿水的富婆深夜跳樓身亡,和阿水曾經都是鹿鳴中學同一個寢室的其他三個女生阿溫、迪楠、查雅都聲稱遇到了意外。當地迷信風氣盛行,人們認爲她們四個是受到了梵天神的懲罰。


而嗅覺功能優於常人的偵探林默不這樣認爲,他對認爲可以結案了的女警官薩莎說:“爲什麼受害的偏偏是她們四個?‘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找到這些原因,比弄清那些手段更重要。”薩莎追問:“伯仁是誰啊?”


劇中林默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伯仁”到底是誰?“我”又是誰?“伯仁”是怎樣因“我”而死的呢?

“伯仁”是晉代的周顗,他的字是伯仁;“我”是晉代的王導。

據書中記載,“伯仁”周顗是個官二代,父親周浚是安東將軍,在參與滅吳的戰爭中立下戰功,被封爲武城侯。父親去世後,周顗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周顗顏值高,“神彩秀徹”,但是他有一個缺點是喜歡喝酒。周顗是尚書僕射,常常喝得大醉,有時竟然三日都沒醒,人們稱他“三日僕射”。

王導出身於名門望族“琅琊王氏”,王導和兄弟王敦等人輔佐司馬睿當了東晉的開國之君。

王導與周顗從小就認識,關係非同一般。有一次,王導枕着周顗的膝蓋,指着周顗的肚子說:“這裏面裝的都是些什麼?”

周顗答道:“這裏面空空洞洞的,沒什麼東西,不過像你這樣的人可以裝得下幾百個。”

這事並不是出現在野史、筆記中,而是記載在中國的正史二十四史之一《晉書》中。

“嘗枕顗膝而指其腹曰:“此中何所有也?”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足容 卿輩數百人。”導亦不以爲忤。”

試想一下,王導頭枕周顗的膝,兩個人聊着天,這是怎樣親暱的舉動啊?《陳情令》中的忘羨CP都沒這樣拍,如果拍了,估計會很難過審。


這裏有多甜,後來就有多虐。

王導的兄弟王敦在外起兵,朝廷中劉傀等人勸皇帝殺了在京的琅琊王氏子弟。王導覺得大禍臨頭,帶領家族子弟到宮門外請罪。

偏巧這時候周顗進宮,王導大聲喊叫周顗:“伯仁,我們王家幾百人的性命就都靠你了!”

周顗像沒聽見一樣,也不看王導,直接從王導面前走過去了。

其實周顗進宮,就是爲了救王導一家族。皇帝很給周顗面子,不僅採納了周顗的意見,不牽連琅琊王氏子弟,還留周顗喝酒。

周顗喝得醉醺醺地出宮時,內心惶恐不安的王導依然在宮門外等消息。一見周顗,王導就呼喊他,想問問皇帝會怎麼處置這件事。

周顗看都不看王導,對左右隨從說:“我們一定要去殺了那些反叛的人,到時我們就能當大官。”

當時魏晉時代士人講究名士風度,周顗很講風度,做了好事不留名,不想讓王導把自己當成恩人,過於相信朋友間的心有靈犀。王導沒想到周顗爲了救他,表面上故意裝出冷漠和敵對,不願讓王導覺得有恩與他。王導也不知道周顗酒醒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給皇帝上表,再次替他說話,生怕自己因爲喝酒誤了事。

後來,王敦攻入京城,王氏一門重新得志。王敦問王導:“周顗等人聲望極高,應當位列三司吧?”王導記恨周顗上一次沒有和他說話,這次王導決定也不替周顗說話。

王敦又問:“如果不入三司,那就做個僕射?”王導還是沒有回答。

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王導依然沒有說話。

周顗死後,有一天,王導整理以前宮中奏摺,發現了周顗當年爲營救自己寫的奏章。王導拿着奏章,痛哭流涕,對兒子說: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王導覺得雖然自己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的死是因他的不作爲,他覺得非常對不起周顗。

這兩人也太虐了,比《鶴唳華亭》中的權昔CP還要虐,劇中權昔CP苦盡甘來,好歹還有個較好的結局。權昔CP如果按照周顗王導的劇本來演,就可能就是——皇帝說太子,你把那人放你宮裏當個內人吧,太子不說話。皇帝說那就娶了她,太子不說話。皇帝說乾脆殺了吧,太子還是不吱聲。結果,陸文昔死後,太子發現她是陸英之女,此後終日活在悲痛懺悔中——編劇都不編這麼虐的故事。


人親眼所見所聞的現象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實。周顗不是表面上表現出來的那種棄朋友不顧的人,王導誤會了周顗,以致後來痛失好友。

在《唐人街探案》中,林默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句話,也就是告訴薩莎不要對錶面現象輕易做出判斷。表面上是阿水她們四個遭遇意外,得罪了神靈,受到了懲罰。可是爲什麼是她們四個?她們四個有什麼聯繫?曾經有什麼故事?隨着調查的深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頻頻被使用。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句話出現在經典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中。

在突擊審訊腐敗分子劉新建的緊要關頭,侯亮平遭誣陷,被停職反省。

漢東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得知後說了一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很多人聽了會問:“伯仁是誰?”高育良的妻子吳惠芬也是一樣會問這麼一嘴。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表達的是人的一種歉疚之情。而高育良得知侯亮平被停職反省,內心非常高興,他說這樣的話,暗含了一種得意之情,表現出了他的虛僞。


在《從前有座靈劍山》中,有一個癡情、善良的妖,他的名字就叫薛伯仁。他不僅不傷害人類,還經常幫助人們。薛伯仁知道九尾狐妖就是風鈴,他把自己的內丹給了風鈴。他的一個兄弟動手想要殺了風鈴,薛伯仁擋在了風鈴前面,結果出事的是薛伯仁。

對風鈴來說,她沒有殺薛伯仁,薛伯仁卻因爲她死。

後來,薛伯仁和風鈴捏碎內丹,想從此過上與世無爭的平淡日子。可惜風鈴被抓走,自己也慘死在荒野裏。最後薛伯仁化作犬形仍舊陪在風鈴身邊。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千百年來人們對這個故事唏噓不已。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經驗教訓,一方面,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不能根據表象輕易做出判斷;另一方面,要勇於表達,善於溝通,不要讓別人對自己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