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朋友们查看晓正谈历史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魏征是一个谏臣,在朝堂上直言敢谏,纠正了李世民的许多错误,为盛世贞观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留下了千古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但是,李世民还有一个“魏征”你知道是谁吗?
这个“魏征”叫徐惠,她是后宫的妃子,是李世民的充容。之所以称她为“魏征”,是因为他在后宫所起到的作用堪比在魏征,不过她并不像魏征那样直谏,而是利用自己的才华写文章和诗词来劝谏李世民。
说起来,徐惠在十一岁的时,就被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当时的李世民已经40岁了。这个年纪的李世民为什么会将只有十一岁的徐惠召入宫中做妾呢?
别想歪了,一代圣君的唐太宗没有那个癖好,之所以会召徐惠入宫,是因为她的才华,徐惠四岁能背《论语》,八岁能做很工整的诗,而且还生的美貌异常,又是官宦之家,才名远扬,传到唐太宗的耳中,唐太宗也是个爱才的人,于是就召徐惠入宫了。
唐太宗虽然是一代明君,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但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个凡人,当他取的好成绩的时候,也不免会骄傲自满,魏征在时,经常劝谏。
但在魏征死后,也就是唐太宗后期,这种情绪就变得更加的旺盛,征战高句丽,大兴土木,结果引起了百姓的不满,这个时候徐惠就接过了劝谏唐太宗的重担,使得贞观之治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徐惠最有名的一片谏文,是在太宗游玉华宫是所谏的一片千字文,明确地指出了: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看见这篇文章,唐太宗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徐惠这是在劝谏他,减少征战,于民休息,于是对徐惠很赞赏。
唐太宗很喜欢看徐惠写的文章,而徐惠也很擅长写诗词文章,徐惠就经常利用这个方法。每当唐太宗有不当的地方,徐惠就会写诗文来劝谏,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看完诗文之后,就会忍下一时的冲动,听从劝谏。
可以说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这一盛世,跟他身边贤明的妃子和大臣有很大关系,他先是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褚遂良等良臣,后宫有长孙皇后这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去世后又有徐惠来时时劝谏。
徐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刚入宫的她年纪还小,后宫又很无聊,读书就成了她的乐趣,要知道皇宫的藏书量是非常的大,对于爱读书的她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而且还因为她喜欢读书,她的身份地位在宫中越来越高,最终提升为充容,为九嫔之一,可见唐太宗对她的多么的喜爱。
唐太宗对她的喜爱,是徐惠能够劝谏唐太宗的重要原因之一,你想想,要是换个不喜欢的人去劝谏皇帝,皇帝会怎么想,就算不被打死,冷宫也会是其不错的归宿。
唐太宗对于徐惠的喜爱,武则天都比不上,在唐太宗死后,太宗遗诏上规定,所有没有子女的后宫妃子都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为太宗守灵,就连后来威名赫赫的武才人,武则天都没有逃过这一段,但是唐太宗却特赦徐惠不用出家为尼,这就可以想象唐太宗对于徐惠是多么的喜爱。
据《全唐书》记载,徐惠忧思成疾在太宗去世一年后也追随太宗而去,时年23岁。
你觉得,徐惠算得上女版“魏征”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