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雞鴨肉關稅配額,中歐前後持續近10年之久的爭執終於通過協商畫上句號。

據中國商務部13日消息,中歐近日就歐盟對華開放新的禽肉配額問題簽署協議,歐盟同意給予中國6600噸鴨肉的單獨國別出口配額,同時對雞肉開放5000噸的全球配額。這一新規預計將於2019年一季度落地。屆時,中國出口歐盟禽肉配額將從目前的百餘噸增長到1萬多噸。

三贏!這場近10年的貿易爭執畫上句號

中歐禽肉配額爭執由來已久。2006-2008年,中國禽肉產品受禽流感影響導致對歐盟幾無出口,歐盟因此在2009年啓動禽肉配額減讓表談判時拒絕給予中國單獨國別配額,並於2012年把96%的禽肉配額給了巴西、泰國,中國只能與其他國家競爭4%左右的全球配額,超額部分須繳納高額關稅。

事實上,自2009年起中國輸歐禽肉已經大增,但歐盟仍不願給予中國更多配額。中國多次交涉不得,於2015年訴諸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

2017年3月,WTO發佈該案專家組報告,裁決歐盟對鴨肉產品關稅配額分配違反WTO規則,給予巴西、泰國的雞肉配額也不能固定不變。此後爲執行WTO裁決,中歐歷經十幾輪配額分配談判,最終達成一致。

本案塵埃落定,中歐均爲贏家

據官方數據,中國鴨肉在歐盟市場尤受歡迎,2017年中國對歐盟鴨肉製品出口量已佔鴨肉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歐盟現爲中國禽肉第三大出口市場,今年前10個月中國對歐盟禽肉出口金額已達一億美元。中國食土商會副會長於露預計,新配額實施後,中國對歐盟鴨肉年出口有望增長近50%,雞肉年出口有望增長25%。

與此同時,由於中國輸歐禽肉關稅比過去大幅下降,歐盟消費者也能以更實惠的價格享受更多中國烤鴨。

WTO亦是贏家

當前WTO爭端解決機制正面臨重大危機。除成員遴選受阻外,更嚴重的衝擊來自單邊主義。它使WTO要求其成員在發生爭議時應訴諸爭端解決機制的規定形同虛設,而藐視、歪曲規則,將損害爭端解決機制和WTO的權威,危及多邊貿易體系的根基。

中歐在本案中對WTO爭端解決機制予以充分尊重。爲解決貿易摩擦,中國選擇訴諸多邊渠道而非採取單邊措施;歐盟此前對中國訴求不予回應,但專家組公佈裁決結果後即改變態度,主動與中國磋商。

此間分析人士認爲,作爲對全球經貿規則影響舉足輕重的兩大經濟體,中歐這些恪守規則的舉動維護了WTO的權威,表明WTO在維護成員合法權益和國際貿易秩序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對維護全球經貿秩序而言,本案也具有積極意義。

此次中歐達成協議殊爲不易。爲執行專家組裁決,雙方歷經面對面磋商、視頻會議、郵件溝通等十幾輪談判,箇中意見分歧之大可想而知。但最終達成中歐都能接受、符合WTO規則和專家組裁決的結果,足見平等磋商仍是解決貿易摩擦的有效途徑。

作爲在WTO框架下通過磋商處理貿易糾紛的典型案例,中歐禽肉配額案將對WTO成員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起到正面示範作用。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任琳所言,各國在經貿問題上的分歧應當迴歸規則談判,在多邊框架內而不是通過雙邊談判甚至單邊行動解決。唯此,纔能有效避免世界走向“撕裂”。

三贏!這場近10年的貿易爭執畫上句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