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業主們雖然定期繳納物業費,但卻不知道上交的錢都用到哪裏去了,小區的路燈、外牆壞了,也遲遲不見物業來修。比如2020年就有不少城市頒佈了新的物業管理條例,取消了一部分費用,其中還有3筆物業費不用交了,但由於很多業主不知道,所以物業公司仍在收費。

買房子其實和買車是一樣的,買過車子之後,後續還要承擔保險費、保養費、油費等等。而買房之後,也要定期繳納物業費。有一部分人之所以不敢買豪車,就是因爲後期的保險費、保養費太貴,而一部分購房者不敢買大品牌的小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後續的物業費太貴。也就是說,現在的人買房,不僅僅只考慮當前的買房成本,還會考慮日後的用房成本。因此,選擇一家合適的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在居住過程中不僅省心舒適,更會省下一大筆不小的費用開支。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業主和物業其樂融融的,大多都是關係鬧得很僵。有的業主認爲,物業的服務不好,所以不願意繳納物業費。而物業方面則認爲,很多業主純屬“刁民”,不交錢的情況下還想獲得好的服務。就這樣,兩者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最終只能會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除了服務之外,很多業主之所以對自己小區的物業不滿意,主要還是因爲物業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費用不透明。比如業主們雖然定期繳納物業費,但卻不知道上交的錢都用到哪裏去了,小區的路燈、外牆壞了,也遲遲不見物業來修。此外,還有的物業經常私自徵用小區的電梯做廣告位,但其實這部分的收益應該歸業主所有。不過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往往是很多業主既繳納了電梯費,又眼睜睜的看着電梯被廣告弄得亂七八糟,但自己還沒有分到過1毛錢的廣告費。
所以,業主朋友們在和物業公司打交道的時候,一定不要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態,不然就會被“壓榨”的更狠。比如2020年就有不少城市頒佈了新的物業管理條例,取消了一部分費用,其中還有3筆物業費不用交了,但由於很多業主不知道,所以物業公司仍在收費。
一:逾期交房,期間產生的物業費不用交
當下,有很多開發商因爲種種原因不能按時交房,那麼在交房之前產生的物業費是不用交的。另外,開發商交房後,如果業主將房子空置一年以上,那麼物業應當按實際情況適當減收部分公共服務費用。
二:物業自行規定的費用無需上交
很多業主可能不知道,物業應該收取什麼費用,不應該收取什麼費用,其實國家都是有明文規定的,但是有些物業爲了多謀利,會強行收取砸牆費、垃圾清運費、公共損耗費等等,以上這些費用都是物業私自設定的收費項目。此外,天然氣的開口費也是不需要交的,這個費用已經包括在我們上交的物業費裏面。
三:配套設施不達標可以減免部分物業費
很多業主在入住新房的時候,如果發現小區的配套設施跟開發商原有的承諾不符,未達到合同標準的時候,那麼可以減免一部分物業費,甚至可以起訴開發商違反合同事項。
以上,就是從今年起,不用再繳納的3筆物業費了。通常情況下,物業的收費還是合規合理的,所以大家碰到那些亂收費的物業,一定不要忍氣吞聲,要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麒麟說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