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平儿是刘姥姥一家的大贵人,其实并不准确。事实上,不管王熙凤,还是平儿,都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因为真正给予刘姥姥恩惠的,是整个贾府——一进荣国府时王熙凤给的二十两银一吊钱,你真的相信是她自己掏腰包?还不是荣国府的公用经费?

当然,不管是荣国府的恩惠,还是王熙凤或者平儿的好意,刘姥姥肯定是感激的。在普遍的感激中,对经手人的感激更加强烈。我相信,以刘姥姥的仗义,如果她能够拯救整个荣国府,她是不会吝惜的。尤其是对凤平二人,更恨不得涌泉相报。但是,显然,她的能力有限。她知恩图报,但她并不是励志片的女主角,并没有反转到手眼通天的程度。

刘姥姥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去救助落难的贾府中人。王熙凤犯了王法,定罪下狱,刘姥姥鞭长莫及,也根本不敢做拯救的妄想。

而平儿,可爱善良的平儿,她的最大特点是对王熙凤的忠诚,她的一切宽容都是对王熙凤管家时严厉措施的有效补充和纠正,她绝不会抛弃落难的王熙凤而自寻出路,正如她绝不会是贾琏将来扶正的妻,而一定会伴着王熙凤同生同死同归。

平儿的结局里,没有刘姥姥可以出力的地方,她也不需要刘姥姥的搭救。

巧姐呢,她就不同了。她还是未成年人,没有犯罪行为,也不会被判刑。最多是在抄家的一段时间内限制行动而已。到事情过去,贾琏、凤姐分别伏法,贾家“子孙流散”,巧姐无可归依。

于是有“狠舅奸兄”拐卖巧姐、卖到“烟花巷”之举。这时拯救巧姐反而简单,只要花钱替她赎身就行。关键是贾府中人虽多,有的自顾不暇,有的见死不救,只有刘姥姥仗义出手。

而对刘姥姥来说,这也是她唯一能做的。凭着当年贾府资助、又经过几年经营的小小家产,她能凑到替巧姐赎身的费用。也许是倾家荡产,也许用不着,毕竟巧姐年幼,不会像嫣红一样动辄五百两(有的版本是八百两)银子的身价。

更大的麻烦是巧姐赎身以后的归宿问题。父母家人已经找不到了,也许死了,也许在牢狱之中。而巧姐虽小,毕竟是从“烟花巷”里走出来的,算不上清白。

又是刘姥姥仗作主,让自己的外孙板儿娶了她,让她变成纺绩的、自食其力的农妇。从侯门千金到农妇,当然是巨大的悲剧。但是和其他人比起来,巧姐仍是难得的幸运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