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审美敏感期。审美敏感期通常从孩子3岁开始。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这个"颜值即是正义"的时代,我们都是颜控。别说大人们喜爱美丽的事物,爱美的动作不停歇,孩子们也越来越注重外表的美丽。当然,关心外在形象是件好事。过分的关心却是不好的!

听说现在10后小学生的化妆技巧已经超过了90后老阿姨。你认为世界变化太快了,

孩子们过分爱美怎么办?如何引导他们注意外表?

有些孩子十分在意自己的外表,特别是在女孩身上。实际上正在经历一个把自己当成公主的阶段。从3岁到青春期,这些孩子总想拥有更多漂亮的裙子,纠结自己的发型,画漂亮的指甲…

可能有些家长会把这些行为跟孩子的攀比联系在一起。但爱美是人的天性,但攀比是后天养成的,两者不能等同。爱美不是攀比,攀比也不是爱美。

我们这一代人缺乏审美教育。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穿花哨的衣服,而要专心学习。当我长大了,我不知道如何搭配衣服。我只能用"邋遢"来掩饰我的自信心不足。所以现在很多人喜欢看美女博主,读红色小书,通过看别人如何搭配衣服和别人如何使用化妆品来提高自己的美感。

当我们成为妈妈的时候,要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孩子对美的热爱,自觉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对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更自信地面对世界。所以想要培养儿童审美,必须了解儿童"审美敏感期"。

什么是"审美敏感期"?

敏感期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雷在研究动物生长时提出的。后来,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儿童教育中。总之,敏感期是指儿童由于内在发展的需要,对外界刺激敏感,试图从环境中吸收和学习,以满足成长的需要的时期。在这期间,孩子们很容易获得某些能力。

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李志毅结合她在蒙台梭利幼儿园多年的教师指导生涯和留学经历,进一步细化了敏感期,写了一本书《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详细分析了26个敏感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及父母的应对策略。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儿童的审美敏感期。

审美敏感期通常从孩子3岁开始。他们开始挑身边的东西,不管吃什么喝什么,都要完美,对自己的衣服很感兴趣,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在审美敏感期,儿童的注意力基本呈螺旋形。首先,他们注意自己吃什么、用什么,注意自己的完整性,然后过渡到自己的形象、周围的环境和个性。

审美敏感期对孩子的重要性

有的妈妈可能会说:"我现在不打扮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再打扮他可以吗?"-不行!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审美敏感期。

孙瑞雪在《抓住儿童敏感期》一文中说:其实,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阶段的审美基础所引起的,它奠定了审美倾向和生活质量。

也就是说,当孩子长大后,其审美观念和水平已经形成,很难有变化。

比如有的人甚至穿上一件价值几十元的T恤,也能穿出大品牌的感觉。但有些人,甚至穿着名牌服装和首饰,给人一种非常廉价的感觉。其实,这是审美能力对人的影响。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局外人,一个局外人,你应该注意从小培养他的审美能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个6岁的女孩穿着整齐,静静地站在街上,看看是否有路人会来关注和照顾这个孩子。

不久,一个陌生人来照顾她,问她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住在哪里?它丢了吗?一些人甚至拿出手机,询问是否要报警求助。似乎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善意,不管她去哪里,她都能迎来一个微笑。

接着,女孩换了衣服,凌乱地站在街上。没有人对她笑。她看到的是路人冷漠无礼的表情。当她走进一家餐馆时,一个侍者来把她赶走了。小女孩突然从餐馆里哭了出来。最后,实验因为小女孩太沮丧而停止了。

看完这个实验,我们敢说给孩子穿好衣服不重要吗?一个端庄优雅的孩子和一个邋遢随意的孩子会得到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同的反应。

所以,打扮得更精致漂亮一点并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是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更多的拥抱世界的机会。同时,给孩子穿好衣服可以帮助他们对美有更深的理解,对生活有更积极的态度。

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渡过"审美敏感期"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真正的美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奢侈品很漂亮,普通品牌也可以很漂亮。美不分品牌。父母应该有正确的审美观来指导孩子。

美也可以自己创造。它可以自己为娃娃做一套漂亮的衣服。在制作服装的过程中,不仅是亲子互动、情感提升的过程,更是引导孩子进行色彩搭配和面料选择,逐步形成孩子审美的过程。它能引导孩子们画画,把他眼中的美写在纸上。画面的布局和色彩的选择都是审美形成的过程。

我们教孩子们不要攀比和有虚荣心,但我们经常抱怨隔壁老王买的新大房子,因为小李在办公室买的路易威登羡慕嫉妒恨。这种口是心非的教育效果明显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口头教育。

带孩子发现各种美

美不仅仅是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美味的食物。生活和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事物。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带孩子到不同的地方,欣赏不同的风景,发现不同的美,这会让孩子对美有更立体的印象。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与我们不同,尤其是当他们旅行的时候。我们很想去景点打卡,走在拥挤的栈道上,留下这次旅游的照片。孩子们喜欢在"非景点"里仔细观看。路上的小野花、小虫子,甚至石头,都能看好久。这些是孩子们眼中的美。

这时,最好跟着孩子们的脚步,看看他们眼中的美丽世界。节奏越慢则会更美。

尊重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自由,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具体到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孩子需要完整的食物,也就是给孩子提供完整的食物,孩子想选择自己的衣服,也就是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尊重孩子的需要,家长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判断,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判断。

就像孩子丢失了乐高小人的帽子,他就觉得乐高小人不完整了,的确,缺一个帽子,是不影响整体的功能,它却影响了孩子的心情。如果孩子情绪低落,此时我们告诉他一个普遍的道理:你应该节俭而不是自私。孩子只怕会对美产生阴影,对自己产生怀疑。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请给他们多一分尊重。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