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造肉推出以来,其相关话题就一直被人们所热议。

今年以来,一直有不少媒体在预测,人造肉将在两年内走上日常餐桌,成为我们的日常食材之一。今天,人造肉正式在某电商平台开售,据报道,这是首次在零售平台上售卖人造肉,有猪肉、鸡肉等口味。此前,人造肉大多直供餐厅,如今,普通消费者也可以直接买来烹饪了。

“人造肉正式开售”也因此爬上今日微博热搜,对于不少关注人造肉的吃货来说,尝到人造肉不过是多一两天快递的等待。

人造肉正式开售,你敢吃吗?

据资料显示,这款零售的人造肉以植物来源的蛋白为原料。与真猪肉相比,植物肉的脂肪低70%,卡路里低65%,胆固醇是0,而且蛋白质含量跟猪肉一样的情况下,铁质、钙质要比猪肉高2-3倍。口感方面,植物肉除了模仿真肉口感,还特别加入血红色的植物铁蛋白,模仿真肉的血色,有些甚至在烹饪过程中会冒血水。

人造肉正式开售,你敢吃吗?

出于好奇,小编也去某电商平台搜了一下,目前只有某猫国际上开售,而且价格比真肉贵。

人造肉正式开售,你敢吃吗?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造肉呢?

公开资料显示,人造肉分为“植物肉”和“细胞肉”两种。

“植物肉”是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是豆制品制成的各种食品,因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被称为健康食品,在素食主义者中非常流行。这也与我国传统的素食听上去像是相同的食材,我们在素菜馆经常能见到的“素肉”“素鸡”“素鲍鱼”,也都是用植物原料(主要是大豆)尽可能地模仿肉类的味道。

而“细胞肉”则与真正的动物肉类相似,目前,动物源“人造肉”均由动物的肌肉干细胞培育而成,这些肌肉干细胞有多种来源,有些来自原代的动物肌肉,有些来自胚胎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不过,无论哪种来源都离不开肌肉干细胞,因为只有肌肉干细胞能大量增殖,培育出大量的肌肉纤维细胞。理论上说,这样生产的肉能够更好地避免微生物污染以及使用抗生素,也不需要各种药物,能够更好地保障安全。但它毕竟是一种与传统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也跟传统生产不同。

从食品营养上来说,自然界肉类的营养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脂肪上,蛋白质及其中的丰富氨基酸是人体营养所必须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22大类,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如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而肉类恰恰含有这8种氨基酸,这也是人类选择吃肉,使其成为人类进化和维持生命功能的重要原因。跟正常肉相比,“人造肉”则是略过动物,在生物反应器中直接实现转化。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二者都会有,不过在具体的组成上可能不尽相同。比如,“人造肉”集中生长的是肌肉细胞,而脂肪细胞会很少。

虽然看上去感觉比真肉还要更健康,但是许多网友表示,听到这个名字都有点不敢吃呢。

人造肉正式开售,你敢吃吗?

人造肉正式开售,你敢吃吗?

人造肉正式开售,你敢吃吗?

人造肉正式开售,你敢吃吗?

目前,人造肉还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是培养成本太高,及时普及后也比市场正常肉价贵很多;其次,普及后各个地区的生产是否做到绝对的无菌环境培养,避免细菌真菌的入侵;再者是,相关部门对卫生安全的监管该更加的严格,以避免假冒人造肉的情况。

综上所诉,“人造肉”在目前环境负荷过大、人口不断攀升的大环境下,势必会成为未来人类肉质来源的发展趋势,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究、优化,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才能成为人人都能负担的起的、且可放心消费的“平民食物”。

那么问题来了,长着一副标准“真肉”的“假肉”,人造肉,你敢吃吗?

(综合自新浪微博、科普中国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