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8-2019)》(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佈。

報告建議,推出房地產稅,實行漸進方案,只對新交易住房啓動徵收方案即住房家庭如果一旦交易將統計其全部住房面積,並按照起徵點開徵,不交易的住房暫不徵收。

投資教育|最新消息:不誤傷剛需、不交易房產或將不徵房產稅!

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拍攝

未入江湖,江湖傳言已久!

關於房產稅落實最早的試點城市上海和重慶,在2011年開始徵收房產稅,相比於香港徵收月租金200%的重稅(空置1年及1年以上),內地走的一直都是“懷柔政策”。

以上海爲例:

房產稅起徵的標準:對於新購且屬於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人均面積超過60平,按照0.6%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按普通家庭一家5口來計算,持有3套100平左右的房子每年也僅需交稅幾千元。

所以,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應該最先恐慌的“炒房族”也並未出現多處拋售的情況。

足見“房子是用來住的政策”已有成效,不過更大的原因在於:多城市房價的整體下跌,“金九銀十”的盛況再難出現,房子的價值下跌,“炒房客”持有價值下降,觀望成了低成本應對方案。

投資教育|最新消息:不誤傷剛需、不交易房產或將不徵房產稅!

圖 《央視財經評論》節目

再加之,各銀行對政策的貫徹落實——上漲房貸利率(俗稱“一大切”)。

根據融360統計數據,10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爲5.71%,相當於基準利率1.165倍, 較9月份環比上升0.18%。

有126家銀行首套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

156家銀行首套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5%;

140家銀行首套執行基準利率上浮20%;

36家銀行首套執行基準利率上浮25%;

29家銀行首套執行基準利率上浮30%。

投資教育|最新消息:不誤傷剛需、不交易房產或將不徵房產稅!

不知不覺間,“剛需族”已被誤傷。

爲了防止此類現象出現,此次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8-2019)》中也提到,繼續保持調控定力,謹防調控誤傷剛需。

對年輕羣體的首套房剛需在首付比、還款期限上予以適當政策傾斜,支持並鼓勵當前銀行降低首套房貸利率的做法。

之所以房貸利率上調還在不斷進場的“剛需”,最擔心的怕是房價會上漲,再不買就買不起的想法,但通觀調控以來的成效,會不斷優化,原本“一刀切”的做法或將得到改善。

投資教育|最新消息:不誤傷剛需、不交易房產或將不徵房產稅!

此次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8-2019)》是否在釋放一些有利於剛需的信號,畢竟樓市調控的最終目標是房價迴歸理性,平穩健康發展,縱觀全球,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是靠房地產支撐起來的!

國家發展必將經歷轉型的過程。

美國經濟這兩年爲什麼能好?

因爲他已經轉型成功,美國市值前十名的70%公司大多是IT企業、數據公司和技術企業,而中國正在轉型之中,我們要相信未來房價終會迴歸理性。

(來源四海衆投)

更多財稅優質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無憂稅(ID:wuyoushuifu),讓財稅更簡單!投資教育|最新消息:不誤傷剛需、不交易房產或將不徵房產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