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章团队的突破意义在于,他们在全球首次证明了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并自主研发的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据付彦教授介绍,临床使用的血液检测的有将近20种肿瘤标志物,肿标是提示患者癌症风险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是说肿标高,就一定是癌症,也没有一种血液标志物,就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肿标不能代替病理学诊断,而是临床诊断的辅助依据。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突破世界难题,一滴血可测癌症》引起网友热议。各大账号也都发布了相关微博,#一滴血可测癌症#的话题一度推上了话题热搜榜。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网友炸开了锅,有点赞的,有质疑的。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对此,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表示,“一滴血可测癌症”这种说法不太严谨,“文章标题会误导老百姓认为靠一滴血就能测出自己是否会患癌症,患哪种癌症。”

医学工作者@白衣山猫 也在其微博上发文:事实上,各种大媒体不断宣称“一滴血测癌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种说法,近20年来早就泛滥成灾了。医学界每次发现一个肿瘤标记物,各种大媒体就开始报道“一滴血测癌症”。事实上,每次都是夸大其词。

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早在2013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热休克蛋白90α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并自主研发出试剂盒。发布当天,就被某些媒体误读为“一滴血检测肿瘤”在网络上大量转载,引发网友热议。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今年,这种试剂盒获得了欧盟的准入许可,这也是“一滴血可测癌症”被再度翻出来热炒的原因。

罗永章本人也在其微博上辟谣:“一滴血检测肿瘤”的说法很不准确,确切的讲,应该叫“监测肿瘤”。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究竟是“检测”还是“监测”呢?

“检测”肿瘤,与“监测”肿瘤,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前者是诊断概念,强调的是发现肿瘤;后者是评估概念,强调的是对已经诊断肿瘤的动态评估,包括发展变化、治疗效果和预后等。

罗永章在201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强调了监测的具体方法:

癌症病人在治疗前检测一次,在治疗后再采血检测,通过比较Hsp90α含量的变化,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可以持续地监测。由于射线剂量大和费用较高等原因,CT等影像学检测方法并不适合经常性的使用。因此,肿瘤标志物对于癌症病人预后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测定Hsp90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监测手段。

罗永章团队:不必纠结于“滴血测癌”

今天下午,中国之声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了罗永章团队成员,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副教授付彦,她说,对于这种学术成果,标题很难概括准确,但是“滴血测癌”的说法也没什么错。

付彦:实际上我们的检测,只需要25微升血,是什么概念呢,一滴是25微升的20倍。大家认为所谓滴血测癌就是夸大宣传,我认为纠结这个大可不必,如果说得再准确点,那叫检测患癌的风险。

罗永章团队的突破意义在于,他们在全球首次证明了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并自主研发的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

简单点说“肿瘤标志物”就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肿瘤刺激人体产生的物质。

到目前为止,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的分类和命名还没有统一。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比如:

甲胎蛋白(AFP),主要检测的肿瘤是原发性肝癌,还有睾丸癌、卵巢癌等。

癌胚抗原(CEA),主要检测的肿瘤是消化系肿瘤和肺癌、乳腺癌等。

糖链抗原199(CA199),主要检测的肿瘤是胰腺癌及胆管癌、胃肠道肿瘤。

糖链抗原125(CA125),主要检测的肿瘤是卵巢癌。

糖链抗原153(CA153),主要检测的肿瘤是乳腺癌、肺癌等。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主要检查前列腺癌。

通过一些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的确可以对人体癌变提供指示和判断,可监测肿瘤的进展和预后。但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这种判断通常需要与传统、经典的检测方法联合应用。

全球还没有一个血液标志物

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

据付彦教授介绍,临床使用的血液检测的有将近20种肿瘤标志物,肿标是提示患者癌症风险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是说肿标高,就一定是癌症,也没有一种血液标志物,就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肿标不能代替病理学诊断,而是临床诊断的辅助依据。

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表示,癌症的临床诊断,目前不能脱离B超或CT检查、病理等传统诊断,仅靠血液测试来判断是否患癌症太过草率。

苏丹:他们这个检测是可以来帮助临床医生来判断患者的疗效,比如说,像有些患者他可能做了一些治疗之后,他可以通过这一些肿瘤标志物来看治疗的效果怎么样,而且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有复发,这个标志物临床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如果说仅仅凭这个标志物的检测就能够帮助健康人群诊断为肿瘤的话,这个说法就是有一点不是特别的严谨。

早在2013年,罗永章教授本人就此辟过谣:目前通过任何一种单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都不能确定检查者是否患有肿瘤。在日前播出的节目中,罗永章也强调了这一概念。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去年,中国之声采访了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他也表示,“一滴血查癌症”概念是肿瘤血清标记物检测,这种检测值并不能诊断是否患有癌症。

以肺癌为例,如果肿瘤标志物如热休克蛋白90α、CEA等指标升高,排除良性病变后,医生会建议做胸部CT检测。如果有阳性结节,最后还需要穿刺或活检拿到患者组织或脱落细胞,进行病理诊断才能确诊。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Hsp90α在肝癌、肺癌等方面比常用肿标更灵敏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获得国家第三类也是最高类别的医疗器械证书,并通过欧盟认证,获准进入中国和欧盟市场。这是人Hsp90α被发现24年来,全球第一个将其用于临床的产品。

清华大学副教授付彦说,这个新肿标在肺癌、肝癌等方面通过实验证明比通常的常用肿标更灵敏。

付彦:大家应该认识到这个标志物,它的区别首先,的确是由我们国家的科研团队首次在世界上发现并且定义的。再一个呢,就是第一个获得批准可用于临床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这项标志物在肺癌和肝癌临床试验的数据中,都体现出了优于对应的现有肿标的检测性能。

独家|“一滴血可测癌症”是误读?罗永章团队成员:“滴血测癌”说法没错

目前,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包括: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胃癌、女性的乳腺癌和宫颈癌等。面对癌症,早筛查早诊早治,坚持定期体检,这依然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最佳办法。

预防癌症请记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态平衡

充足睡眠、定期体检

控制感染、疫苗优先

记者:吴喆华 陈瑜艳

综合: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北京青年报、青年时报、新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