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阿哥和康熙的性子很像,他大度又能設身處地的爲百姓着想,可以說是一個仁德寬厚的人,民間還給八阿哥起了一個別名叫“八賢王”爲我國開疆擴土,多次於葛爾丹交手,最終將他打敗,縱觀康熙的一生,可謂是輝煌至極,很少有皇帝能超過他。而八阿哥的性格和康熙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即使他成爲皇帝。

從當初於正的那部穿越劇以後,清宮劇就十分的流行,最近幾年一直是很火的一個狀態,而清的歷史最讓人有議論的就是當時的奪嫡風波了。骨肉相殘的慘劇。讓人不解的是,最不被看好的四阿哥胤禛勝出,最被看好的八阿哥胤禩卻鎩羽而歸。最終最不被人看好的四阿哥胤禛乘龍登頂,最被人看好的八阿哥胤禩而功敗垂成。因此連續兩次被廢掉。太子失勢後,康熙的諸位皇子看到了機會,他們拉幫結派、各懷鬼胎,爲得就是爭得這個至高無上的皇位。就朝廷大權拿到手中,打敗了鰲拜。他文治武功都有建樹,也爲清朝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康乾盛世。


八阿哥和康熙的性子很像,他大度又能設身處地的爲百姓着想,可以說是一個仁德寬厚的人,民間還給八阿哥起了一個別名叫“八賢王”爲我國開疆擴土,多次於葛爾丹交手,最終將他打敗,縱觀康熙的一生,可謂是輝煌至極,很少有皇帝能超過他。而胤禩正繼承了康熙的這一點。胤禩爲人非常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靈活溫潤,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爲體現自己的“仁”,對下太過寬縱,以至於康熙末年,吏治敗壞,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小民百姓生活日益艱難。人品出衆,識量不凡,風度儒雅,在朝廷的名望頗高。用現在的話來說,八阿哥的人緣特別好。重新挑選。其他皇子便紛紛開始參與到這場競爭裏面來。而在這麼多的皇子裏,最有能力和勢力的是八阿哥。“八王黨”就這樣形成了。然而,正是這個好人緣最終害了胤禩。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在巡視塞外返京途中,宣佈廢除允礽太子位。


胤禛爲人確實有些“冷”,但這是對官僚士大夫們“冷”,而對於小民百姓的苦難,胤禛則非常“熱”。說他是“辛者庫賤婦所生”,甚至說如果將天下交給胤禩,大清必會很快滅亡。那麼,康熙帝說這番話的用意在哪呢?只想爲自己討個好名聲,希望能給後世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他表面上做得很賢明,就算是官員犯錯他都不會去懲罰不僅在衆兄弟中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禎交情非比尋常,與衆多王公朝臣相交深厚,卻不知,此乃皇家大忌。會給自己留下一個暴君的稱號,就這樣,康熙任由官員們胡鬧。而八阿哥的性格和康熙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即使他成爲皇帝


康熙在繼位之初,尚屬於一個勵精圖治的英主,對吏治抓得很緊。然而隨着年紀的增長,康熙的進取心逐步消退,開始變得暮氣沉沉。他們只管自己的利益,從來不管百姓死活。所以,雍正強迫他們讓利於民,遭到了他們極爲頑強的反抗,並利用自己寫史書的優勢他願意選擇一個跟自己一樣性格的皇子,顯然不可能。這就好比你在公司上班突然來了一名員工,他的爲人處世跟你一樣,你是不是感覺很怪異?八阿哥和康熙的性格以及處事方式都很像,且十分的賢明,在民間的名聲是十分的好,在當時是出於一個衆望所歸的處境裏面。他們欣賞與自己性格互補的人在一起工作。皇帝也是如此,康熙晚年已經覺察到了自己執政方針的問題


雍正是暴君,但雍正是個只對自私自利的官僚士大夫階層而言的暴君,對於廣大底層百姓來說,雍正則是個好皇帝。秦始皇、漢武帝經常與知識分子爲難,最後被黑成了什麼樣?熟讀經史的康熙自然知曉。但是他也知道,繼續這種寬仁政策自己就成爲千古罪人,也太對不起自己的先祖。就算他很喜歡八阿哥,心中想把皇位傳給他,他也不敢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受歡迎的皇子,反而是康熙最中意的皇儲候選人。而康乾盛世也就達成了。如果由胤禩當上皇帝,不出二十年,大清帝國必然民變四起,他或他的子孫就會像元順帝一樣,被趕出中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