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稱爲兵仙,漢初三傑之一,作爲漢朝的開國功臣,可以說對漢朝的建立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擊敗章邯攻取三秦之地,平定魏國,北伐拿下代國,背水一戰擊敗趙國,隨後收復齊地擊敗龍且和二十萬楚軍竟然,最後在垓下四面楚歌擊敗了項羽,可以說,大漢的半壁江山都是韓信打下來的,被稱爲攻必取戰必勝,國士無雙。
韓信用兵如神,爲後代留下了衆多典故和軍事思想,今天就來聊一聊韓信擊敗趙國的核心戰役井陘口之戰,也是後世相傳的背水一戰。韓信列陣,以背對西河,以幾萬弱勢兵力擊敗趙國陳餘二十萬大軍,可以說是典型的以弱勝強戰役。後世都知道背水一戰發生的過程,可爲什麼沒什麼複製呢?那是因爲韓信此戰,有太多左右戰局的因素了,一步錯,戰局就被扭轉了,真可謂是一招險棋,是一劑毒藥。那背水一戰中,驚險的環節在哪裏呢?

一、韓信喫準了陳餘,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陳餘不懂兵法,自以爲傭兵二十萬,又佔據地利,韓信這點兵馬不在話下,又立功心切,看到韓信後撤,以爲韓信是潰敗了,立刻下令全線出擊,想要快速解決戰鬥,揚名立萬,因此才中計兵敗,如果他當時聽了李左車的建議,以逸待勞堅守不出,或者部分出擊,也不至於敗的這麼慘,也怪陳餘自己沒腦子,能擊敗章邯和魏國的人,可不是小角色,太輕敵了。如果陳餘沒有冒險,或者聽了李左車的建議,韓信要想獲得這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不容易。
二、兩千名騎兵能否攻下趙軍營寨。韓信的殺手鐧就是趁着兩軍交戰,派出兩千輕騎,埋伏在山上,等着趙軍營寨空虛,再快速攻取營寨,拔掉趙旗,換上漢旗,讓對方失去根據地,軍心大亂。如果漢軍的騎兵沒能攻下趙軍營寨,或者在韓信兵敗後才攻下營寨,那歷史就要改寫了,對韓信是個考驗,對這兩千騎兵也是考驗。

三、韓信能否鎮住場面,讓戰略性的後撤不會變成潰敗。這對統軍有着極其的要求,韓信應該也在河邊做了最後和最精密的佈局,如果這場後撤,後面沒有任何保證和底線,在強大和人數龐大的趙軍面前,很可能會變成潰敗。只有最嚴格的治軍,把握後撤的節奏,控制速度,加上佈置了最後的預備隊,才能把整個防線穩固住,不然,這一兩萬人,如果一旦大潰敗,面對大河,趙軍的一次集團衝鋒,韓信就全軍覆沒了。

四、能否頂住趙軍的進攻。畢竟,韓信賬面上的兵力不足,加上精銳的騎兵去做偷襲了,韓信能否頂住趙軍的進攻,就是核心了。除了背水陷入絕境,不能讓士兵絕望和潰敗,更重要的是激發士兵必死必戰的決心和勇氣,這纔是韓信在本次戰役中最高光的表現,能排兵佈陣,能控制戰局,更能激發士氣,頗有當年項羽破釜沉舟的樣子,就是要逼你進入絕境,只有奮力戰鬥才能或者生存的機會。

五、趙軍中沒有其他能夠鎮住場面的人物。雖說一將無用連累三軍,但如果趙軍中有其他人能有能力,或更好的把守營寨等待救援,或者是背後收到漢軍騎兵的襲擾下穩住局面並反擊,或者能在潰敗路上組織防線收攏敗兵,以趙軍的規模和本地優勢,完全有能力再組織戰鬥 ,可惜,趙軍中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人物,也就早就了韓信的不世之功。
現在的我們很難相信的到當年戰鬥的激烈程度,只能感慨古人的智慧和能力,和這堪稱藝術的戰役,你對此戰有何看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