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風靡全球,屢屢登上媒體頭條的“人造肉”,如今正式上市開售。

11月25日,國內某電商平臺上正式銷售一款名爲OMN!PORK製造生產的人造肉,售價28元/230g,口味擁有豬肉、雞肉選擇。

“人造肉”今日開售,價格感人……

根據商品詳情介紹,這款人造肉以植物來源的蛋白爲原料。

在同等重量下,人造肉比真豬肉的脂肪低70%,卡路里低65%;鐵質要高127%,鈣要高260%。同時,人造肉的膽固醇爲0。

顯而易見,具備如此營養成分的人造肉,將會是那些注重身材消費者的新歡。

不過,正如官方介紹那樣這款開售的人造肉是屬於“植物肉”,並非是此前刷屏的南京農業大學宣佈成功培養的“細胞肉”。

“植物肉”與“細胞肉”是人造肉兩大派系,而從二者名稱我們就能清晰的分辨出二者之間的區別。

“人造肉”今日開售,價格感人……

“植物肉”就是以大豆蛋白爲原料,對肉類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的可食用製品;

“細胞肉”則是通過活體採樣獲得動物的肌肉組織,再從組織中分離得到肌肉乾細胞並在富含營養成分的營養液中大量培養成肌肉前體細胞,最後在可食用的三維支架材料中將肌肉前體細胞分化成熟爲肌肉組織。

“人造肉”今日開售,價格感人……

目前,植物肉的代表企業有Beyond Meat, Impossible Foods, OMN!PORK等;而細胞肉的代表企業有Aleph Farms。懸殊的生產企業數量對比,表明細胞肉的生產難度更高。

實際上,現在市面上開售的植物人造肉,國人其實早就有所耳聞。例如小學校園門口頗具人氣的“香菇肥牛”亦或者上海朋友餐桌常見的素肉等。

“人造肉”今日開售,價格感人……

只不過這些原本大家熟悉具有“肉感”的豆製品,在新技術的加持下,通過物理方法改變了蛋白質結構,生產出了能可以模擬真肉的外觀和口感的人造肉。

正如前面所言,健康是人們對於人造肉的主要訴求之一。因爲在全球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三高”等病症持續氾濫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追求高蛋白+膽固醇的飲食結構。

但就目前來看,受限於植物人造肉的加工技術,現階段的人造肉依然是以“肉餡兒”的形態出現。這也是爲何目前對於人造植物肉商用最積極的企業,都是一些以漢堡、炸雞爲主的漢堡王、肯德基、必勝客公司。

“人造肉”今日開售,價格感人……

在今年的淘寶造物節中,阿里也在現場推出了幾款人造植物肉烹飪的食品,基本都是獅子頭、肉餅、肉卷等對肉形態沒有要求的菜式。

可以預見的是,在講究“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現階段肉糜爲主的人造植物肉,無論是觀感還是口感,都不會有太大的市場。

根據國內某媒體發起的“你會喫人造肉漢堡嗎”的投票結果顯示,43.6%的參與者是拒絕嘗試,24.1%的參與者表示有點害怕。

“人造肉”今日開售,價格感人……

因此,在傳統肉類價格高居不下的當前,28元/230g的人造肉嚐個鮮應該是是不少人的選擇;但當傳統肉類價格回暖之後,誰還願意購買口感不佳且價格更貴的人造肉呢?

不過,隨着技術不斷發展,當現代技術能夠讓“人造肉”變得更像“肉”,讓消費者喫得更有肉味,更加健康,人造肉對傳統肉取而代之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和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