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本皇室是最在乎血统传承一个家族,为此,他们的结婚对象非常有限,为此,有时候不得不选择近亲结婚,比如第38代天智天皇,他的皇后就是他的侄女(古人大兄皇子之女);虽然这样有利于保护血统的纯正,但近亲结婚,难免会因为基因问题而出现问题;而这里就来看看明治天皇祖孙三代是什么问题吧。

明治天皇有尿毒症,他儿子有脑膜炎,他孙子成生物学家活了88岁

首先来看看明治天皇,明治天皇是孝明天皇的第二位皇子,同时也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天皇,没有之一;他在位时期,将贫穷落后饱受欺凌的日本,通过铁血的改革维新行动,打造成了世界列强之一,可以说,日本有现在的成就,绝大部分功劳都要归功于明治天皇。

不过他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赌徒,为了日本的崛起,他穷兵黩武,不惜压上了一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是不能输的战役,只要输了任何一场,日本将从世界上除名;但是他成功了,他的成功不是因为武力有多强大,甲午战争期间,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不一定比北洋舰队强;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实力更是逊于列强之一的沙俄。

明治天皇有尿毒症,他儿子有脑膜炎,他孙子成生物学家活了88岁

他的成功,在于他打造了日本的精神,一种破釜沉舟、永不言弃的精神;清朝和沙俄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但是却缺少置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所以败了,败得很彻底,清朝从此再无崛起的机会;而沙俄也丢失了远东的利益,在东亚,日本一家独大。靠着战争赔款和战后红利,日本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但明治天皇却天生腿疾,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儿麻痹症还是其他的病症,反正就是一个瘸子;因为他常年坐着的原因,所以后来患上了糖尿病,并在数年后尿蛋白突然大量增加,病情加剧,而且还并发尿毒症;最终在尿毒症的折磨下,这个带领日本走向辉煌的天皇,在痛苦中去世。

明治天皇有尿毒症,他儿子有脑膜炎,他孙子成生物学家活了88岁

虽然明治天皇生了六个儿子,但唯一幸存下来的却只有明宫嘉仁亲王,也就是后来的大正天皇。这大正一词,还是出自中国的易经,取“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而为大正。其实如果明治天皇或日本高层有其他的选择,也不会选择大正天皇继位,为何呢?这个皇子自幼多病,曾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但没有别的选择了。

大正天皇在位初期,经过明治年代的接受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国家大致平稳发展,加上时值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令大正前期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并于当时欧战结束,民族自决浪潮十分兴盛,民主自由的气息浓厚,后来称之为“大正民主”。

明治天皇有尿毒症,他儿子有脑膜炎,他孙子成生物学家活了88岁

但大正天皇自身却不好受,尤其是在40岁时,又患脑血栓,转为精神病。病情发作时,天皇常常在大庭广众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举止。如在观看军事演习时,他会突然跑下检阅台,打开士兵的背包乱翻一通。一次,当他出席国会开幕式的时候,心血来潮,一边傻笑,一边把讲演稿卷成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外国使节们乱照一气。政界元老感到不能再让他大出洋相,丢日本人的面子,便于1921年决定由太子裕仁摄政。晚年时,大正天皇已经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幸好当时天皇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只要参与朝政,敲定政策就行了,一切政事有首相来制定和实施。最终,这位悲催的天皇又患上肺炎,并最终死于心脏病;这就让人有点无语了,先是脑膜炎,后又脑血栓,并转为精神病,再又得了肺炎,却是死于心脏病。但也因为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天皇,所以大正时代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比较乱的年代,它见证了20世纪日本的动荡与窘境。

明治天皇有尿毒症,他儿子有脑膜炎,他孙子成生物学家活了88岁

在大正天皇后期,太子裕仁已经摄政,所以在大正天皇去世后,裕仁理所应当的继位,名号昭和天皇;昭和天皇对于国人来说,才是真正的臭名昭著,乃是真正刽子手,也是二战真正的发动者之一,东条英机只不过是他的棋子和替罪羊罢了。关于他的二战期间的行为就不多说了,但是在战后,因美国的干涉,战后免除了审判,天皇制得到保留。

战后在位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促成神武景气。在公元1989年,昭和天皇因患十二指肠癌于东京逝世,终年88岁。他终年88岁,执政长达63年,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这得益于昭和天皇在生物学上的研究,还曾发表过《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相模湾产海鞘类图谱》以及《那须植物志》等著作。

明治天皇有尿毒症,他儿子有脑膜炎,他孙子成生物学家活了88岁

​因为他在生物学上的成就,还被英国评委英国皇家科学院名誉会员。也不知道昭和天皇致力于生物学的研究是不是为了改变皇室因近亲结婚带来的基因缺陷,反正如今的平成天皇也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还倍儿棒;现在的令和天皇身体看起来也非常不错,没任何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