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9萬億保險資金掘金創業板 偏愛專用設備製造業

作者:李致鴻 葉麥穗

隨着《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的落地,作爲資本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的保險資金,掘金動向亦受關注。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 年 3 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 19.43萬億元,資金運用餘額較年初增長4.85%。

持有創業板股票市值大增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4 月29日,在已披露一季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211家公司的機構持股名單出現了保險資金的身影,合計持有621億股,持有市值達9443.5億元。

從一季度末持股市值看,保險資金持股超100億元的個股有9只,其中有2只持有市值超過千億,金 融、地產依然是重點配置的領域。

創業板也得到了保險資金的密切關注。目前,保險資金持有創業板個股46只,合計持有5.4億股,由於今年創業板表現較爲強勢,市值相比去年末有所增加。

其中,持有市值最大的是萬達信息中國人壽合計持有1.56億股,持有市值31.2億元;其次是樂普醫療,目前華夏保險、前海人壽合計持有3693.4 萬股,持有市值13.4億元。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在落地時間、改革力度上均超預期。”萬聯證券分析師張譯從指出,註冊制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環,創業板作爲“試驗田”爲改革積累了重要經驗,此次創業板實行註冊制標誌着改革正式步入“深水區”,也拉開了註冊制推向全市場的大幕,預計將提升市場行情和活躍度。

從保險資金重倉創業板的公司類別看,主要分佈在20個行業。持倉市值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爲:專用設備製造業(主要包括醫療保健設備、半導體設備、製藥、生物設備等),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專用技術服務業,衛生行業等。

某保險資管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還是會堅持保險資金一以貫之的投資風格,挖掘優質的投資標的,比如好收益、好公司等特徵的高質量標的,用確定性換取投資收益。”

密集調研創業板公司

隨着創業板在資本市場上的作用日漸重要,險資對創業板的調研也頻繁起來。同花順數據顯示,今 年4月以來,保險公司共計對40家創業板公司調研,合計調研次數178次。

“以前也有保險公司來調研,但今年以來,特別是4月以來,明顯出現增加。隨着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創業板的流動性和彈性都會進一步提升,機構入駐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這當然也包括保險資金。”華南一家創業板公司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該公司主營業務是檢測盒,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一季度的業績出現大幅提升。

天風證券指出,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核心要點中,轉融通制度符合條件的公募、社保、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及戰略投資者、網下投資者,可以作爲出借人蔘與證券出借。出借標的證券範圍,與可融券賣出標的證券範圍一致。可通過約定申報和非約定申報方式參與。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3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9.43萬億元,資金運用餘額較年初增長4.85%。其中,保險資金投資銀行存款2.86萬億元,在資金運用餘額中佔比14.73%,份額環比增加0.80個百分點;投資債券6.68萬億元,佔 比34.37%,份額環比減少0.48個百分點;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9萬億元,佔比12.82%,份額環比減少0.21個百分點。

對於保險資金而言,做好大類資產配置至關重要。某保險公司投資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大類資產配置看,保險資金運用具有較強“保本、收益剛性約束、負債成本下移滯後”特徵,在當前較低利率環境下資產選擇騰挪空間不大,建議在做好資產負債匹配、信用風險管理的前提下,堅守價值投資理念,適時適度增配權益類資產,提升整體絕對收益水平。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