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超

1.2萬億美元,蘋果市值在11月19日創出新高,相比10月中旬重返全球市值第一的時候,又漲了足足1300億美元。

有分析指出,預計在短期內,蘋果還將牢牢掌握着全球市值第一的稱號。蘋果硬件加數字服務的業務優勢強大,在未來將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1.2萬億美元的市值,還不是蘋果的終點。

蘋果市值在11月19日突破1.2萬億美元明年的iPhone後勁很足

蘋果市值一路走高,第一功臣自然還是iPhone。今年新發布的iPhone 11系列大賣,光是在中國市場,上市兩個月來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臺,同比增長6%。

2019年的iPhone 11系列手機

而在2020年,蘋果將在手機領域繼續佈局重量級的產品——小屏iPhone(iPhone SE2)與5G版iPhone。

根據天風國際的郭明錤預測,蘋果將在2020年一季度發佈iPhone SE2,用以爭奪小屏愛好者,還有那些更在乎性價比,且對攝像頭功能沒有多少需求的用戶,年銷量預計有2000-3000萬部,並有可能與iPhone 11一道,在明年一季度實現iPhone產品10%的銷量增長。

另外,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和產業鏈預測,5G版iPhone上市後,在2020年三季度到2021年1月的總出貨量將達到1.1-1.2億部,蘋果將會統治5G智能手機市場。預計在2020年第四季度,蘋果5G版iPhone的全球份額就將佔到約50%,三星和華爲的市場份額則將縮減至10%和20%。

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明年5G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

iPhone,仍有可能助推蘋果市值進入一個新的增長週期。服務業務成新搖錢樹

除了傳統硬件,服務業務也是助推蘋果市值的主要動力。

早在2017年,庫克就對服務業務有了大致的規劃,要在2020年將服務業務規模擴大至500億美元左右,而前段時間摩根士丹利也給出了類似的預計:2020年蘋果服務業務收入將超過500億美元,5年後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對蘋果總營收貢獻超過60%,徹底取代iPhone,成爲新的收入支柱。

今年10月底發佈的蘋果2019第四財季財報顯示,蘋果服務業務營收12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99億美元增長26%,甚至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121.5億美元,繼續保持蘋果第二大營收來源地位。

CNBC統計的蘋果歷年各業務板塊收入組成

蘋果的服務業務原本包括數字內容(iTunes、App Store、Mac 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AppleCare、Apple Pay和授權等,一直以來都是蘋果服務業務中比較重頭的項目。

然而蘋果並不滿足於現狀,一直在謀求服務業務的創新。

比如今年3月的春季發佈會上,蘋果罕見地沒有拿出任何新硬件,而是推出了雜誌訂閱服務Apple News+(3月上線)、信用卡服務Apple Card(8月在美國市場推出)、遊戲服務Apple Arcade(9月在全球多個地區上線)、視頻訂閱服務Apple TV+(11月上線)等一系列新的數字服務。

Apple News+服務給足了消費者各種“套路”

爲了保證新業務的開展,蘋果利用了各種噱頭和促銷手段來“獲客”。

比如Apple News+和Apple Arcade除了在資源上做文章,很大的一個噱頭就是沒有廣告;而Apple Card不光沒有年費,還有每日返現(Daily Cash)的優惠機制,用戶每筆消費都可獲得返現。每日返現的返還比例爲消費金額的2%,購買蘋果產品和服務可返現3%,兩者皆無上限。

Apple Card服務

其次,蘋果用了“低價高質”的套路,比如在Apple TV+,支持所有蘋果設備和絕大多數智能電視,已經敲定的首部蘋果原創劇名爲《SEE》,這部由“海王”扮演者傑森·莫瑪擔任主演的科幻史詩大片,每集製作成本與《權力的遊戲》不相上下。

但Apple TV+的訂閱價格則低於市場主流視頻服務商,以Netflix爲例,最基礎的包月服務消費價格爲10.98美元,Apple TV+每月則只要4.99美元。

而且,Apple TV+免費試用7天,若購買Apple TV硬件,消費者還可獲得一年免費服務。

當然,反其道而行也確實會有意外收穫,有分析數據顯示,蘋果在一年後可能將擁有1億名付費用戶,按照Apple TV+每月訂閱費用爲4.99美元計算,一年後預計將爲蘋果帶來60億美元的營收。

Apple TV+上線的劇集《SEE》

爲了擴大新業務的規模,蘋果甚至還想出了捆綁的主意,最有可能在2020年對Apple Music、Apple News+和Apple TV+進行捆綁服務。

目前,三者的單價分別是Apple Music每月9.99美元(針對家庭每月14.99美元),Apple News+每月9.99美元,Apple TV+每月4.99美元,如果分別購買三者的家庭共享計劃,那麼消費者每月要花費30美元,而一旦捆綁服務推出,有希望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更低的折扣,那麼對於蘋果用戶增長和消費者的體驗來說,可能就是雙贏的。To B業務將成新增長點

除了針對普通消費者,蘋果也早就盯上了企業用戶。

幾年前,蘋果就可以開始跟德勤、IBM、SAP和思科等大型公司進行了深度合作,爲它們定製類似於現場服務和招聘、研發、製造流程、庫存管理和後臺系統等各種應用程序和功能。

2014年,IBM就開始在內部採用基於蘋果硬件和軟件的企業服務平臺,又利用其在商業用戶服務領域的“人脈”幫助蘋果爲更多企業用戶定製開發應用程序和平臺,甚至與蘋果聯合拓展更多企業用戶。

2015年,蘋果又和商業軟件巨頭SAP達成了類似的戰略合作。蘋果授權SAP爲它的企業用戶開發iOS原生應用,目標是向企業用戶提供只有在iOS平臺上纔可以提供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功能。

最近,蘋果又把這個目光瞄向了線下零售商家。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蘋果測試了一項名叫“Apple Music for Business”的商家音樂授權服務,其合作方是 PlayNetwork(全球最大的商用音樂供應商之一,星巴克也是他們的客戶)。

Apple Music for Business服務

Apple Music for Business 爲商家提供定製播放列表、授權、運營維護等服務,商家通過特殊的 iPhone 或 iPad 應用控制店內的音樂播放,蘋果甚至還親自出馬打造了部分歌單,向客戶推薦。

目前,這項業務已經開通了25個賬戶,進入了推廣階段,英國的哈洛德百貨就用上了蘋果的服務,Apple Music for Business還將向10000 多家連鎖品牌門店提供音樂,也包括自己的蘋果零售店,接下來Apple Music for Business甚至還有慢慢推向中小企業的計劃。

美國當地媒體指出,因爲商用音樂收費比普通的C端音樂要高得多,因此對版權所有者也更有吸引力,而這對於蘋果來說又將是一個新的服務業務增長點。

從種種方面來看,蘋果手上正握着越來越多的數字服務新籌碼,蘋果正在加快數字服務的轉型,顯然易見,蘋果的市值將會隨着各類新業務的開展,在明年繼續衝擊新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