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然要開源,就避免不了節流,否則多少錢都是不夠花的,現在大學生普遍都是購物狂,動不動就買包包,買球鞋,買一堆零食,買很多平時根本用不着的“好貨、便宜貨”。和大部分學生一樣,在高中時夢想着到大學做一些兼職實現自給自足,但到大學後才發現這個目標是有多艱難,很多時候一個月連500都掙不到。

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大二學生,統計學,男,開學大三。和大部分學生一樣,在高中時夢想着到大學做一些兼職實現自給自足,但到大學後才發現這個目標是有多艱難,很多時候一個月連500都掙不到。兩年過去了,如今快要大三了,我現在纔算是實現了經濟獨立。

什麼纔算是自給自足?

對於大學生而言,我認爲的自給自足是掙夠自己的生活費,並不是自己所有的花費都承包了,畢竟,光是學費就很難掙夠,所以只要大學生能掙到自己的生活費就算是自給自足了。我在鄭州讀大學,我一般一個月需要1500元的生活費,1500算是中游水平吧,以下我就講一下我是如何在大學期間每個月掙夠1500的。

一、開源

有些高考成績優秀的同學到大學後可以去做兼職,一般一個小時能達到五六十。我有一個學長每週週末都會去學校附近的一個小區給一位初三的學生補習理綜,每週四小時,每小時80元,考試若有進步還有額外的獎金。但我這種學渣是沒人要的,所以家教這條路顯然不適合我。我在大一時也發過傳單,給那些校外輔導機構打廣告,雖然一天下來也能掙個百八十的,但又累又遠,後來聽一位同學說喜歡寫東西的話可以去投稿賺點稿費,怎麼做也比發傳單強。

於是後來我在他的帶領下慢慢開始摸索寫稿,剛開始幾乎沒有平臺會通過我的稿子,但我知道,萬事開頭難,一定要堅持,直到我第寫的五篇,終於通過了,1500字,50元的稿費,雖然錢不多,但帶給我的快樂遠遠超過了其本身的價值。

自此之後,我就幾乎每天會寫一篇稿子,稿費也是漂浮不定,最高的一篇300多,大多數都是在幾十,但我已經很滿足了,至少不用再從家裏要生活費了。

當然了,大學裏的兼職種類是很多的,除了以上,還有很多同學會在食堂打工,給學生宿舍送餐當配送員等,一單也能掙個幾塊錢,一天下來上百是沒問題的,很多同學靠送餐也實現了自給自足。

還有一種掙錢的方式就是投資,需要你有一定的積蓄,據我所知,學校裏的很多水果店和奶茶店都是學長學姐們開的。我們班有一位女同學大一時就在做各種兼職,也不參加社團,也不和其他同學一樣經常逛街。如今這位女生和她一朋友正在學校門口美食街開了一家沙拉店,每天限量供應,生意很是火爆。

除了開店,還有一種高風險投資,就是炒股,大一時我們班很多男生就玩這個,但掙到錢的好像沒幾個,大部分都被深深的套牢了。所以有錢沒有專業知識的同學還是別玩這個,否則等你哪一天一覺醒來發現2000沒了就知道那種酸爽滋味了。

二、節流

既然要開源,就避免不了節流,否則多少錢都是不夠花的,現在大學生普遍都是購物狂,動不動就買包包,買球鞋,買一堆零食,買很多平時根本用不着的“好貨、便宜貨”。其實根本沒必要,本來就自己沒多少錢,還瘋狂購物,比月光族還月光族。有些同學打遊戲買裝備那簡直是不帶眨眼睛的,可能人家的確是有錢,但帶壞了風氣,很多同學爲了攀比即使是喫土也要跟上節奏,實屬多餘。

我對兼職的看法:

很多朋友對我這種經常做兼職的很不屑,覺得我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到時候耽誤了學習不說,畢業後還是一樣找不到工作。這話雖然沒毛病,但我看那些同學在我做兼職的時候也並沒有學習,在我領獎學金的時候也沒有看到他們的名字,所以凡事都有度,只要掌握好這個度,就是雙贏了。

大學期間做兼職不丟人,用自己的努力賺收入是很自豪的事,但是一定不能荒廢學業,除非你很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我一個學長,在大學期間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兼職上,快要畢業時都還沒過英語四級,專業課掛了一堆,後來只好降級了。

《富爸爸》一書中說到:窮人在爲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爲他們工作;憤世嫉俗者抱怨現實,而成功者分析現實;埋怨使人頭腦矇蔽,而分析使人心明眼亮。以上就是我對大學生理財的淺顯認知和總結,以及自己是如何實現自給自足的,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