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卿報蔡明遠。記述蔡明遠對顏真卿一片冰心,追攀不疲,大有心勞。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年77歲。”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楷書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等,是極具個性的書體,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行草書有《祭侄稿》、《爭座位帖》、《裴將軍帖》、《自書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爲“天下第二行書”。

對於顏真卿,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份行書,九成以上書法人都沒見過!

顏真卿《與蔡明遠帖》拓本。行書,信札。35.6cm*16.5cm。凡22行,計138字。書於乾元二年( 759年)。浙江省博物館藏。南宋留元剛《忠義堂帖》本。又,收入宋《絳帖》。

此帖著錄首見北宋歐陽修《集古錄》。記述蔡明遠對顏真卿一片冰心,追攀不疲,大有心勞。因此,顏真卿致書詞懇情切,感激之情溢於書外。

此帖行文情深意切,讀之頗爲悵然。故王澍《竹雲題跋》說:“此魯公作人堅剛如鐵,乃於朋友之間萬分委至,故知千古真君子未有不近人情者也。”又說:“此帖擬即《與蔡明遠》後。”

【釋文】

蔡明遠,鄱陽人。真卿昔刺饒州,即嘗趨事。及來江右,無改厥勤,靖言此心有足嘉者。一昨緣受替歸北,中止金陵,闔門百口,幾至餬口。明遠與夏鎮不遠數千裏,冒涉江湖,連舸而來,不愆晷刻。竟達命於秦淮之上。又隨我於邗溝之東,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終之際,良有可稱。今既已事方旋,指期斯復。江路悠緬,風濤浩然,行李之間,深宜尚慎。不宣。真卿報。”

聞鄒遊與明遠同來,欲至採石,計其不久亦合及吾淮泗之間。脫若未到,見之宜傳此意。遣此不宣。真卿報蔡明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