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一成分往往更容易获得药物安全性的评估,而复合制剂(如康泰克、泰诺感冒片等)由于成分多,大多数含有麻黄碱、咖啡因、右美沙芬、金刚烷胺,对胎儿或哺乳影响也会变得复杂,所以不推荐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根据《2012年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及《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建议,列举部分从备孕期开始到哺乳期不建议使用感冒药物如下表1:。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杨富恒

天气及温度忽然的变化,人们容易会遇到感冒的小毛病,而处于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常常会不知所措。该怎么办?有些人选择强忍着,无论症状如何严重,都不敢吃药,有些人却认为应尽快服药治疗,正确的方法应是:

1、如果确定是普通感冒,症状不严重,也没有高热(体温大于 39 ℃),一般不会影响到胎儿,采取多喝水,多休息,暂不需去看医生甚至吃药,哺乳期妈妈应该坚持哺乳,同时应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将感冒传染给宝宝。

2、如果体温持续超过 39 ℃,可能会增加胎儿生理缺陷的风险,如果觉得症状严重或高热,应该尽快到医院就医。高热时千万不要硬撑,更不要以为不用药是对宝宝好。

但部分患者觉得感冒是小问题,喜欢去药店里自行买感冒药服用,这样并不安全,因为并不是所有药物都能用于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

建议可根据以下5个大原则来科学应对感冒。

是否有必要用药?

在备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都需要权衡利弊,只在病情需要药物治疗时才使用合适的药物。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菌药物不能杀灭病毒,故不建议用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

但如果医生判断存在细菌感染,就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医生判断你的病情较严重、运用抗菌药物利大于弊,遵医嘱使用。

哪些药物不推荐使用?

基本原则:根据用药安全等级选择药物(可根据用药助手APP查询相关药物安全分级,文末附安全等级划分)

根据《2012年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及《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建议,列举部分从备孕期开始到哺乳期不建议使用感冒药物如下表1:

表1从备孕期开始不推荐使用药物总结

用药尽量选择单一成分,避免复合制剂

单一成分往往更容易获得药物安全性的评估,而复合制剂(如康泰克、泰诺感冒片等)由于成分多,大多数含有麻黄碱、咖啡因、右美沙芬、金刚烷胺,对胎儿或哺乳影响也会变得复杂,所以不推荐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下面列举部分复方感冒药物和止咳药物的成分表(表2,表3)以及常见复方感冒药物成分的简写对照表(表4)。

表2 常见复方感冒药物(非处方药)成分的对照表

表3 常见复方止咳药物(非处方药)成分的对照表

(红色成分并不推荐妊娠期及哺乳期使用)

表4常见复方感冒药物成分的简写对照表

如何选择用药方式?

在不影响疗效前提下,尽量选择对胎儿和乳汁影响最小的给药方式。若可以选择外用的则不选择口服,能选择口服的就不选择静脉用药。

如何选择用药时机选择(针对哺乳期)

即使告知药物在哺乳期是可安全使用,但妈妈们心里难免有些不放心,因而推荐如果想要进一步降低可能的药物对幼儿的不良反应,通常会建议在一次哺乳结束后或者宝宝夜间进入长睡眠后服药,可避开血药浓度最高的时候喂奶,降低风险。

针对具体的症状,备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该如何选择处理或用药?

表5 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药物总结表

附录1 妊娠期及哺乳期药物安全分级及说明

根据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就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评价,妊娠期用药的危险因素分为A、B、C、D、X类,分级标准如下:

A类:在有对照组的研究中,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用药未见到对胎儿的危害,可能对胎儿的影响甚微,可用于孕妇。

B类:在动物实验中无致畸性,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这些负反应在孕妇中未被证实,可慎用于孕妇。

C类:动物实验中有致畸性或能致胚胎死亡,但缺乏可靠的人群资料,或者没有进行人和动物的并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孕妇的好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后,方可应用。

D类:对人类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尽管有危害性,但孕妇用药后有绝对的好处,如为了挽救孕妇生命,急需用药,又无其他替代药品时,可考虑用药。

X类:在动物和人的研究中表明有肯定的致畸证据,或者有肯定的人类致畸证据,这类药物孕妇和将妊娠的妇女禁用。

目前哺乳期合理用药在国内比较常用的是由临床药理学家、儿科学教授 Hale 的 L 分级。

根据药物对哺乳影响的危险等级分为 L1~L5 五个级别。L1 和 2 级别的药物一般认为对于乳汁作用很小,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王丽/李振东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