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益於開放,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要發揮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核心城市作用,朝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進。國家事權事項所涉及的這些事,這一年多以來國家根據整個改革開放的總體安排,都在加大力度推動擴大開放相關政策的措施出臺以及項目的落地。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上海因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得益於開放,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要發揮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核心城市作用,朝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進。今天舉行的“上海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情況通報會透露,去年提出的“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提出5個方面、20項任務、100條擴大開放舉措,並狠抓落實。目前已有93條落地實施,還有7條正在推進當中。在這100條中,近1/3屬於金融領域,去年上海新增持牌金融機構68家,一半以上是外資金融機構。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中93條已實施,涉及地方事權事項已全部落地

來源/視覺中國

會議透露,上海吸引的外資企業以約佔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進出口貿易也是開放的表現,2018年上海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2萬億美元,佔全國的27.9%、全球的3.4%,居世界城市首位。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介紹說,“100條”中有些涉及地方事權,但也有些涉及國家事權。目前,地方事權事項已全部落地。國家事權事項所涉及的這些事,這一年多以來國家根據整個改革開放的總體安排,都在加大力度推動擴大開放相關政策的措施出臺以及項目的落地。7條沒有落地的措施分成兩類,一類是國家已經明確可以開放,但有時間表,需要有一個節奏。例如人身險外資股比的開放,有三年的時間安排;第二類有4條,還在跟國家相關部門協調當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