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大长今中的中宗反正,这一历史事件,小子已经讲过两回了。今天作一个完结篇。

中宗反正这一历史事件,在《大长今》这部电视剧中,篇幅并不是特别多。只是在第三集中一笔带过,但是这一历史事件,对徐氏本人的人生命运改变非常的大。徐氏因为给晋城大君送酒,传递了重要的信息,而最终得以成为一名宫女。而中宗反正这一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对朝鲜王朝史,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最无情是帝王家,朝鲜王朝的同室操戈频率可以说是非常的高。但是在正德年间之前,朝鲜王朝的同室操戈,基本上都可以说是王室子弟馋父兄子侄的王位。而中宗反正则是士大夫们,不满意燕山君这位国王,而想找另外的人去代替。可以说中宗大王,是被裹挟当上的国王,这一历史事件,也标志着朝鲜王朝的世族势力和外戚势力,正在膨胀。

虽然说中宗大王,是被裹挟当上的国王,但并不表示朝鲜王朝的王权就此旁落。有人说明朝看韩国,小子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从官制上看,明朝与朝鲜王朝就根本不同。大家都知道,明朝在明太祖之后,就废除了宰相制度。从此中国就在再没有,实行过宰相制度。而朝鲜王朝则一直是实行宰相制度的。当然了朝鲜王朝作为藩属国,是没有资格使用天朝的官制的,所以朝鲜王朝的宰相不叫宰相而叫领议政。领议政之下又设左右议政,左右议政之下又设左右赞成。名义上左右议政与领议政,都是当朝一品,直接听命于国王。但是宰相制度的设立,本身就会让君主在弱势的时候,左右相成为宰相的附庸。古代君主能够制衡相权,只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分相权第二种频繁换相,中宗大王在位时期,朝鲜一共换了十几位领议政,估计就是连研究朝鲜王朝史的韩国历史专家。都记不住这么多的领议政。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宗大王还是掌握朝鲜王国的实权的。

中宗反正的两位主要推动者,成希颜与朴元宗。最终都做到了领议政的位置。两位反正大佬是,任何一部韩剧在讲述中宗反正这段历史时。都无法跳过的。但是在大长今中这两位人物,反而成了次要人物。虽然说领议政朝鲜王朝换的很频繁。但是那毕竟是有数的,所以即使是戏说成分比较强的《大长今》也不敢编排领议政这种级别的历史人物。但是大长今还是虚构了一位正一品正国级的历史人物。这位历史人物就是吴兼护。吴兼护最后做到了右议政,古代又以右为尊,所以说吴兼护是《大长今》中。虚构出来的最高级别的一位官僚。

而吴兼护的发家之路,非常有意思。吴兼护是一位,不喜欢参加科举考试的纨绔子弟,但是他又想出人头地。所以只能走偏门,这样一位纨绔子弟,自己偏偏有别人不拥有的政治嗅觉。他察觉出朝鲜王朝的士大夫们,普遍对现任的大王不满。于是想团结一批反正大佬来进行反正,然而另立新君如同谋反。这样的事情搞不好会被诛灭九族的,所以如何寻找反正同志。这是一个大问题,最终吴兼护发现了一个绝佳场所,那就是青楼。当然了吴兼护这样不爱参加科举考试的纨绔子弟。大概本来就是青楼的常客。他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接触到了,许多不满于当今大王的士大夫。最终一不小心居然攀上了元宗与成希颜这两位大佬。至于这两位大佬,是如何和与吴兼护对上线的。可能这两位大佬有时候也会,批判性的去这些烟花柳巷去考察一番。

而吴兼护不只是去接见这些大人物,他也和底层人物有接触。而这其中就包含大商人崔判述,吴兼护他经常去青楼交流工作经验。那也是需要钱的,而这笔钱就算吴兼护他是个纨绔子弟,贵族出身。经常去也是是消耗不起的。而这笔钱后来就由富而不贵的崔氏家族,来支援吴兼护进行他的研究事业。当然了崔氏家族的产业那么大,搞不好青楼都是他们家开的。而白嫖不仅让吴兼护感到快乐,而且还有助于他的事业。最终吴兼护和一干反正大佬,结合在一起。终于完成了这样一件历史大事件。而在反正前的最关键时刻,吴兼护也没有忘记他的好基友崔判述。他向两位反正大佬提议,由崔尚宫在御林军的饭菜里面下了点东西。最终御林军吃的是拉稀跑肚,而两位大佬组织的反正军打进了景福宫。最终得以摒除现今的大王,而拥立晋城大君为王。

中宗反正这一历史事件中,徐氏给晋城大君送酒传达消息。崔氏给御林军下泻药,最终帮助反正大军得以入主景福宫。两位后世的冤家,竟然曾经为同样一件事情而努力过,至于徐氏和崔氏,在后来还有会有什么相爱相杀史,且听小子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