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雲雷首冊個人寫真集《重塑》贈送的檯曆上,4月8日標註着:2011年4月8日張雲雷倒倉復出。2020年的這一天,便成爲張雲雷重返舞臺九週年的日子。

九年前,那個在北漂的街頭,被姐姐拉回來的小張磊,換上粉紅色大褂,站在師父身邊,終於,又做回了舞臺上的張雲雷。


張雲雷迴歸舞臺九週年,站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回望,張雲雷小時候的故事又被我們一一記起。

張雲雷迴歸後的第一場演出,師父郭德綱特意發微博,寫下了超長的託付:

張雲雷,我的三徒弟。自幼學藝,太平歌詞蓮花落相聲均爲上駟之才。闊別六載,強勢迴歸,德雲之幸也。八日晚,我師徒父子特別奉獻,更有新浪直播。望諸君多捧,感激涕零。


原來那麼小的時候,小辮兒就是師父眼中的“上駟之才”,可見師父對他的肯定和喜愛。


張雲雷剛剛跟着郭德綱學藝時,是德雲社最艱難的時候,這對師徒父子也算是患難之交。

那時候的德雲社沒有名氣,演出很少。好容易有了演出機會,師父就高興地帶着孩子們一起去。但是演出經常沒有多少觀衆,也掙不到錢。


有一次,演出結束,還是沒有掙到錢。師父帶着幾個徒弟,倒好幾趟公交車回大興。在最後一趟車到站之後,還有5站地的路程才能到家。

需要打那種載客的電動三輪車,5塊錢,他們不捨得,只能走五站地回家。

往回走的路上,又累心情又不好,孩子們都垂頭喪氣的。

師父看着難受,就想着活躍一下氣氛,對徒弟們說,咱們打雪仗吧。孩子們哪有心情打呀?一晚上演出都沒人聽沒人看。

師父就自己帶頭,拿起雪球朝孩子們身上扔,把氣氛挑了起來。孩子們也懂事,看師父這麼賣力地哄大家開心,也就配合着師父玩起來。

每次想起這個場景都很感動。郭德綱帶着幾個離開父母的孩子,又當師父,又當父親,一邊追夢想,一邊討生活。一起演過只有一個觀衆的演出,一起走過寒冷淒涼的冬夜。


多年後,師父帶着孩子們終於從小園子走到了大劇場,從零星的觀衆,走到滿坑滿谷,一票難求。

張雲雷在師父的包容和疼愛下,從頂着一頭黃色捲毛的小泰迪,到留着一九分發型的小羊駝,他唱着太平歌詞,也唱着流行歌曲,從小劇場,走到北展,從體育館,走到郵輪,從平西王,走到雲雷灰……


他剛剛回歸時,羞澀,忐忑。是師父告訴他,沒事兒,耳釘不用摘,髮型不用變,就這樣上臺演出。那是師父爲了讓他快速被觀衆記住,給他信心。

他悄悄改編了《探清水河》,惴惴不安,沒有底氣。是師父告訴他,觀衆喜歡嗎?觀衆喜歡,你就是對的。這纔有了讓衆多觀衆熟知的“辮兒哥哥”。


他在南京南站意外墜落,前程未卜,痛苦絕望。是師父拉着他的手說,我的兒,別怕!師父教你說評書,站着也讓你上臺。有師父在,這都不叫事兒。

他少年時便種下了歌手夢,是師父一直捧他爲“萬寶曲庫”,給他信心。又是師父鼓勵他出了首張單曲,併爲他的新專輯,親自執筆寫歌詞。

他站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用作品表達對師父的愛:有一天,當他年華老去,我會在他耳邊唱起他熟悉的旋律……

他深情的歌聲想起,一旁的師父被深深打動,眼含熱淚。


如果,你未曾讀懂過張雲雷和郭德綱一起走過的路,你就不會明白——

爲什麼張雲雷提起師父,總是滿臉崇拜地說,那是我的雪花;

爲什麼他對師父那聲“爸爸”,叫得那麼親暱自然;

爲什麼他遭遇委屈時會含淚說出,有你們在,師父在,我什麼都不怕;

爲什麼他在師父被粉絲惡意詆譭時,果斷髮聲,怒趕毒唯。

如果你未曾尊重過他的愛,可能你也從未真正愛過他,你愛的只是你自己。

讀懂他,纔會更好地愛他。


感謝師父,在2011年4月8日那天,把那個羞澀靦腆,不敢抬頭的張雲雷帶上臺,對觀衆說:

他長大了,今天回來了。他把小時候學的第一段太平歌詞再唱一遍,看看您,是不是還像他小時候一樣,那麼喜歡他。


我們想告訴師父,我們遺憾錯過了小時候的張雲雷。但九年後的現在,我們還像第一次遇見他時那樣,喜歡他。

九年後,他依然目光溫柔,心地純善。

不同的是,他見證了舞臺上的光芒,也經歷過漫漫長夜的淒冷。他長成了溫暖又堅強的王者,他也還是那個笑容乾淨眼中有星的少年。


感謝師父,一路愛他,捧他,護他,給了我們一個優秀美好的張雲雷。

感謝張雲雷,感謝回來,讓我遇見你的優秀,你的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