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8分鐘: 馬家輝講《香港文學大系》:香港爲什麼會是今天的香港

馬家輝:我們知道這幾年香港有一股本土熱潮,大家都說本土、本土、本土,這本土除了空間上面指向香港的社會以外,時間也往往是往前面看,應該是前還是後呢?反正往歷史看,懷舊。可是懷舊往往只是說一種情緒的懷舊,只是本土不僅是情緒的懷舊,還好多人在不同的層面很努力去發掘、去找、去研究,找出以前香港走過一條什麼樣的路,今天的香港爲什麼會是今天的香港,而不是其他的城市?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面有什麼它的特點?

當我們把香港的歷史越挖越深的時候,就看到遠遠比我們想想中的複雜,爲什麼複雜呢?主要因爲時空的關係,香港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大家從臺灣來的,中國來的,從南到北都可以來香港。然後香港去北邊,整個互動,就讓本土社會弄出了一個不一樣的價值觀和生活的風格。這個發現在最近幾年香港各方面的研究,商業的、政治的和各種文化教育的,我們都可以看到。

今天想介紹一本書是在文學方面的研究跟發現,嚴格來說它不是一本書,我想這是一套書,一本一本的出的。這一套書就叫做《香港文學大系》,裏面還分了不同的卷。我手上拿的是散文卷,還有兩本的,然後還有小說、還有戲劇,還有什麼?兒童文學,還有什麼?還有通俗文學,包括香港的“三及第”,什麼叫“三及第”?就是用文言文、白話文還有廣東話一起來寫的文學作品。當然現在有新的“三及第”在香港一種粥,什麼豬肉,什麼牛丸,全部混在一起,混雜的,混搭的粥。我們在文學上面稱爲“三及第”文學,現在的香港“三及第”就不是文學、白話、廣東話了,現在是什麼?因爲幾乎沒有懂文言了,就是把白話、廣東話(白話文是現在白話文,然後廣東話就粵語),還有加上外來語,英文、日文、韓文,都把它寫進文章裏面,這是新的“三及第”文學。裏面我剛說通俗文學,還有舊體文學,也稱爲其中一卷。因爲香港其實還有一些傳統派的人在堅持,到今天還是寫舊體詩的,有蠻多的人去組成不同的團體去寫。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原文鏈接:http://book.ifeng.com/kaijuanbafenzhong/wendang/detail_2014_10/17/100228_0.shtml

走廊網: 文化頻道|生活頻道|創意&視覺頻道|IT頻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