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品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了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第18变奏,整部作品到此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优美无比,动人心魄,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平和,热情逐步增长,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尾声部分,积极和肯定的力量得到了调度,终曲的基本主题宛如欢乐的钟声共鸣,引子主题的再现陡然带上了宏伟凯旋的倾向,最后结束于一种欢庆喧闹的情绪当中。

作品介绍

1

练声曲

1912年创作的《练声曲》是一首有着很高演唱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无词浪漫曲。主题旋律舒缓委婉,温和而略带愁思,体现了弦乐丝绸滑舞般的迷人旋律;第二部分以叹息般的抒情旋律表达了伤感哀怨的情绪起伏。最后由伴奏声部再现主题,在浩渺空灵的高声区中以连绵不断的长音徐徐告终。

2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钢琴:张橹

作于1934年,取材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采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而创作。作品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了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第18变奏,整部作品到此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优美无比,动人心魄,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平和,热情逐步增长,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

3

a小调第三交响曲》

完成1936年,曲只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的引子主题阴暗而严峻,仿若来自静谧的远方或是凝神的沉思。第一主题旋律异常温存和诚挚,带给听者非常多解的联想,可联想到人民在几个世纪以来遭受的苦难,可联想到俄罗斯广袤空旷的大自然。  

第二乐章依然从命运主题开始,该主题已然成为了深刻而悲怆的沉思的源泉,其中不乏令人心醉的色彩与和声,不过那些甜蜜的回忆和幻想终究未能盖过关于严峻现实的思索。  

末乐章的世界无疑是明朗的,得出的结论具有欢乐和乐观的特点。尾声部分,积极和肯定的力量得到了调度,终曲的基本主题宛如欢乐的钟声共鸣,引子主题的再现陡然带上了宏伟凯旋的倾向,最后结束于一种欢庆喧闹的情绪当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