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森伯里亞和皮克特那場決定北方歸屬的大戰發生的同時,好兄弟威塞克斯也出現了一位影響王國未來走勢的重磅人物:卡德瓦拉。

卡德瓦拉統治時期很短暫,只有三年,但是就是這三年他基本決定了未來威塞克斯成功的基礎,

他主要乾了兩件大事:內部解決政治權力鬥爭,外部定下擴張方向。

早期的威塞克斯實行的多王統治,也被稱爲附屬王制度,啥意思呢?

就是威塞克斯國王與數位地方附屬王共同統治王國,當然威塞克斯王居主導地位。這些附屬王大多是王的近親屬,如王的兒子、兄弟,也有與王關係較遠的親屬,如堂兄弟、表兄弟。這點其實和我們的西周很類似,天子把土地分封給了自己的親戚,由他們代爲管理地方。

但是時間一長,諸侯們尾大不掉,勢力膨脹,割據地方,開始自己統治這個王國,完全不聽從威塞克斯王的號令,在673-683年這十年中,三位威塞克斯王都不能對附屬王實行有效的控制,威塞克斯王國實質處於分裂狀態,實力大大削弱。

卡德瓦拉即位後,四處討伐,短短數年就削平了不聽話的附屬王,爲徹底廢除了附屬王制度打下了基礎。

對外,卡德瓦拉調整了方向。在他之前威塞克斯主要向西南部擴張,征服的主要目標是原先凱爾特人的土地,但是威爾士這地方都是山區,打贏了也搶不到什麼東西。

卡德瓦拉及時糾偏,咱們要往東去,那裏都是小國,不經打,而且財富多的流油啊。


686年,卡德瓦拉和其弟穆爾入侵肯特,推翻了肯特王埃德里克的統治,穆爾成爲東肯特王(686-687年在位),肯特王國淪爲威塞克斯的附屬國。687年,肯特人起來反抗,燒死了穆爾及其十二位隨從。卡德瓦拉再次入侵,征服肯特。

眼看威塞克斯在卡德瓦的帶領下下隱隱然有稱霸英格拉的趨勢,這時候盛名下的卡德瓦拉突然宣佈退位,他決定前往羅馬受洗,雖然很多人反對,但是他執意要去,最終逝於羅馬。


他的接班人伊尼沒有威塞克斯那麼牛,威塞克斯開始停止擴張,退出了肯特,專心鞏固自己已有的成果。

但是對內,伊尼幹了一件大事,他制定了盎格魯-撒克遜歷史上另一部著名的成文法典——《伊尼法典》,規定國內採用郡守制度以代替附屬王的統治,郡長就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州牧、刺史之類的。

這其實就是中央集權制度了,此後,威塞克斯的附屬王制度就徹底被掃除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裏,內部再也沒有可以挑戰王權的地方勢力了,這爲威塞克斯將來一舉拿下英格蘭打下了紮實的政治基礎。

兩大國一個把注意力放在內部建設上,另一個深陷王位爭奪戰中, 於是麥西亞的機會又來了!

埃塞爾鮑德首先打響了爭霸的第一槍,雙方爲爭奪伯克郡反覆進行了拉鋸戰。

伯克郡對威塞克斯意義重大,是東擴的橋頭堡,一旦伯克郡丟失,威塞克斯東進的路線將被麥西亞徹底封鎖。

因此雙方不斷投入重兵進行爭奪,埃塞爾鮑德一度拿下了伯克郡,但是他剛去世,威塞克斯王基內伍爾夫又將其奪回。

但是很快基內伍爾夫就要面對英格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國王了:奧法橫空出世!

看看奧法的戰績

757年繼位

764年,征服肯特,肯特王成爲他的附屬王,奧法以僕從之禮待之。

771年,征服蘇塞克斯王國。

779年,威塞克斯王基內伍爾夫被奧法打敗,威塞克斯失去了對伯克郡、威爾特郡北部以及巴思等地的統治權

786年,攻入威塞克斯王國,基內伍爾夫被殺,布里特里克娶麥西亞王奧法之女爲妻,在奧法的幫助下登上威塞克斯王位,威塞克斯首次向老對手麥西亞臣服納貢,但是在混亂中,有位王子埃格伯特逃出了宮廷,他將真正改變英格蘭的歷史。

上演一出王子歸來複仇的的好戲。只好到查理曼的法蘭克王廷避難。“查理大帝厚待埃格伯特,讓他位列公卿,出入行伍。幾年之內,埃格伯特就以才略氣度聞名於歐洲各國

794年,處死東盎格利亞王埃塞爾伯特。

在奧法統治時期,麥西亞霸權達至鼎盛,他被尊爲真正的“盎格魯人之王”。

爲了抵禦威爾士人的侵擾,同時彰顯對英格蘭的控制力度,奧法在麥西亞王國的西部修建了著名的奧法大堤從切普斯托附近的塞文河起,一直延伸至迪河河口灣,全長270公里,在英格蘭和威爾士之間構成一條連綿不斷的壁障。

奧法大堤的修建證明奧法的已經從實質上掌握了英格蘭南部的所有勢力。

當時歐洲最具權勢、實力最強的法蘭克國王查理曼也表達了對奧法的尊敬,在寫給奧法的信件中,查理曼稱奧法爲“最親的兄弟”,以表明他們處於同等地位。

但是征戰了幾十年的奧法沒有時間去征服諾森伯里亞了,他把統一英格蘭的偉業交給了他的兒子埃格弗里斯,可惜埃格弗里斯也沒統治多久,他死後英格蘭王國的老問題纔是出現,麥西亞的三大家族因爭奪王位發生了多場內戰。

最終琴伍爾夫家族勝出,好不容易走出內亂的麥西亞很快要陷入與教廷的糾紛。

琴伍爾夫認爲教堂和修道院的財產屬於國王所有,但是英格蘭教會最有權勢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伍爾弗雷德卻堅決反對世俗國王對教會的所有權,聲稱所有教區都應該置於他的管轄之下。

雙方誰也無法說服誰,琴伍爾夫乾脆停了伍爾弗雷德的教職,伍爾弗雷德大主教轉而支持琴伍爾夫的弟弟切奧爾伍爾夫,教會的力量果然雄厚,大主教一發力,切奧爾伍爾夫就登上了王位。

但是切奧伍爾夫再次因爲王權和教權與坎特伯雷大主教發生爭執,主教大人很生氣,於是二進宮,再次扶持了伯恩伍爾夫奪得王位,由此可見,這時候基督教會的力量有多麼強大,不可一世的麥西亞國王的歸屬居然可以由教會隨意更換!

當麥西亞國王陷入與教會紛爭的時候,威塞克斯的一位王子從法蘭克回來了,他就是前面說的改變英格蘭歷史的大人物:埃格伯特。

埃格伯特在查理曼的法蘭克王廷避難的時候就顯示除了自己與衆不同的才華,查理大帝非常喜歡他,厚待埃格伯特,讓他位列法蘭克的公卿,讓他聞名於歐洲各國。

802年,當埃格伯特得知威塞克斯國王布里特里克去世的消息,他不顧法蘭克國王的挽留,潛回了國內,歐洲的大名人埃格伯特回國的消息頓時振奮了威塞克斯,貴族們早就不堪忍受當麥西亞的傀儡,大家一致推舉埃格伯特爲王,重舉霸業!

埃格伯特將法蘭克的先進制度、軍事理念等照搬進來,讓威塞克斯實力有了一個大的躍升。

養精蓄銳20年後,825年,埃格伯特利益麥西亞王權與教權的矛盾,主動出擊,在埃倫登(Ellendun,現名勞頓)附近大敗麥西亞王伯恩伍爾夫,這是一場決定性的勝利,是英格蘭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廝殺了300年七大國終於要迎來統一的曙光了。

隨後埃格伯特馬不停蹄,開始了統一之路。

825年,驅逐了統治肯特的麥西亞附屬王貝爾德雷德

825年,在威塞克斯的支持下,東盎格利亞人發動了反抗麥西亞的起義,這次起義雖然使東盎格利亞擺脫了被麥西亞人統治的命運,但很快淪爲威塞克斯的附屬國

825年,埃塞克斯、蘇塞克斯、肯特皆歸附於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

829年,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再次入侵麥西亞,麥西亞被迫承認威塞克斯的宗主地位。

829年,埃格伯特乘勝進攻諾森伯里亞王國,諾森伯里亞王國內部還在爲爭奪王位廝殺,王國無力禦敵,只好束手稱臣,成爲威塞克斯的藩屬。

僅僅用了5年的時間,埃格伯特就完成了從形式上統一英格蘭的大業,兵貴神速,絕不拖泥帶水。

當然6大王國只是臣服,沒有被徹底吞併。

威塞克斯要真正成爲盎格魯-撒克遜諸國的主人,還要面對一個遠超6國的可怕對手,只有打敗了他,威塞克斯才能真正統一全英格蘭。

第三戰,維京人要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