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央統戰部組織45位黨外幹部寶塔山下上“黨課”

巍巍寶塔山,潺潺延河水。日前,來自全國各地的45名廳局級黨外幹部滿懷着無限崇敬和嚮往齊聚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參加中央統戰部舉辦的黨外領導幹部專題培訓班。

參加這期培訓班的45位學員,來自各省區市和中央國家機關,都是經各地各單位精心物色推薦,中央統戰部擇優遴選產生的。學員結構廣泛——

從學員的政治身份看,民主黨派29名、無黨派人士16名;

從學員的來源看,中央國家機關1名,省級政府組成部門6名,市級政府20名,高校、科研院所10名,國有企業3名,政協機關2名,民主黨派機關3名,還有6名少數民族同志。

從學員的年齡和履職經歷看,平均年齡不到50歲,參政議政能力較強,均經歷過多崗位鍛鍊,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5名,有一半以上擔任過省級人大代表、省級政協委員。

中央統戰部對黨外幹部培養工作的高度重視,可見一斑!

培訓班上,大家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履職能力。

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中國革命意義非凡的13年,中國共產黨砥礪奮進,突破重重困境取得輝煌勝利。10天的培訓中,黨外幹部登上寶塔山、俯瞰延河水,遍訪鳳凰山、楊家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中共中央西北局、棗園等革命舊址,結合中國延安幹部學院老師的精彩現場教學、課堂專題輔導以及紅歌學唱,系統瞭解了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深刻體會了延安精神及時代價值,切實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一切爲了羣衆、一切爲了人民,通過學習黨在不同時期的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昇華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感情。學員們深有感觸地說,這次培訓是在各地深入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黨外幹部在革命聖地接受的一次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黨課”。

培訓期間,學員還通過電視電話會議方式參加了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聆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長(院長)陳希的講話,並進行了分組交流研討。

延川縣梁家河村,是習近平總書記下鄉插隊的地方。從1969年到1975年,習近平同志在這裏從15歲成長到22歲,7年時間,白天苦幹,晚上苦讀,稚嫩的肩膀長期擔起幾十斤百餘斤的重擔,喫粗糧、戰跳蚤、親村民,建沼氣、修淤地壩、創鐵業社……正是在梁家河,習近平總書記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開始了“爲人民做實事”的遠行。

通過參觀知青舊居、村史館、鐵業社,學員們近距離感受梁家河歲月習近平總書記與人民羣衆感情的培養、堅強意志的磨練、堅定信念和勇於擔當精神的樹立,感悟偉大思想的歷史源頭、體會人民領袖的初心情懷、準確把握偉大思想的豐富內涵,進一步增強了履職盡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延安時期也是統一戰線全面成熟、發展壯大的重要時期。1941年11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政會的演說中指出:“國事是國家的公事,不是一黨一派的私事”,“共產黨的這個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的原則,是固定不移的,永遠不變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選拔和推薦更多優秀黨外人士擔任各級國家機關領導職務,已經成爲多黨合作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本次培訓,邀請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爲學員作提高參政議政、合作共事能力的專題輔導,引起了學員們的深刻共鳴。大家結合履職實踐展開了熱烈討論,表示將:

牢記政治責任,把對黨忠誠、爲黨分憂、爲黨盡職作爲最根本的政治擔當;

突出專業優勢,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搞好合作共事,在黨委(黨組)統一領導下,主動加強與班子中黨內幹部的合作共事,做到思想上共識、感情上共融、工作上共進;

嚴守紀律規矩,自覺遵守廉潔自律規定,主動接受中共黨組織、所在黨派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

有力度的課程設計、有高度的教學內容、有廣度的小組討論、有深度的交流互動、有溫度的組織服務……培訓的時光總是短暫,培訓班結業時大家深刻地感受到,“這是一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堅定信念的培訓班,是一個主題鮮明、歷史照進現實的培訓班,是一個重溫統戰光榮歷史、明確責任使命的培訓班”。有的學員滿懷深情地說,延安讓我們奔着紅色記憶走來,延安精神伴隨我們寶塔山下再出發。有學員賦詩一首,抒懷共勉:

百年風雨行路難,

肝膽相照共時艱。

睡獅睜眼無須吼,

潛龍抬頭即是天。

人心自有公理在,

大道之行天下安。

故國正逢新時代,

中華同心逐夢圓。

本文圖片均來自“統戰新語”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