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蛇吞象”

故事的開頭講色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被關於叢林的書所吸引,於是畫了一幅畫。對他來說,這幅畫再簡單不過了,就是一條吞下了大象的蟒蛇。但他驚訝的是,大人們都看不明白,都認爲這僅僅是一頂帽子!他不得不重新畫了一幅,好讓大人們能夠看明白。直到他遇到小王子,他才找到了一個和自己視角相同的人:只有小王子看出第一幅畫就是一條吞下大象的蟒蛇。

這幅畫形象地指出了人們的思維對視角的限制。一旦擺脫了固有思想的束縛,我們就可以看清楚眼前的事物了,比如上面的故事中就是一條吞下大象的蟒蛇。

很多時候,我們被自己的思維束縛,限制了自我的成長,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的顯得狹隘,有的顯得冷漠,有的顯得低俗、有的顯得淺陋。我們現在的結果就是由這些思維造成。

思維決定行爲,行爲決定結果。

如何打破思維限制,開拓自己的視野,放大自己的格局,改變自己的行爲,產生想要的結果,我們要從下面思維的3個維度入手。

一、廣度

思維的廣度主要是設計思維的邊界問題,你的思維有多大的包容度,有多大的範圍。而提升思維的廣度可以從下面兩個角度出發

1.換位思考

這就是溝通裏經常說的同理心或者說移情,我們需要切換視角,從你的角度轉換到對方的角度,從主觀到客觀。換個角度看問題能看到不一樣的一面,能看到更多你不曾想象的風景,你的思維邊界也就此拓寬。

2.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就是朝人羣相反的方向走。當大家都朝着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問題時,而你卻反其道而行之,獨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叫逆向思維。

巴菲特就是逆向思維的高手,他曾講過“衆人貪婪我謹慎,衆人謹慎我貪婪”,因此在股票市場中如魚得水。

我們要學會以與衆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我們纔會變得與衆不同。

思考一下下面兩個問題:

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我能不能不做?

大家都不做的事情,我能不能做?

二、高度

有句俗語叫做站得高,看的遠,而思維的高度主要是體現在動態思維和整體思維這兩個方面。

1.動態思維

世界的發展呈現一個動態的趨勢,我們不僅僅要只看到眼前,還要看到將來的趨勢,以一個動態的思維看待,才能看得更遠。

我們要着眼於長遠利益。人們往往因爲目光短淺看不到長遠收益而做出短期性、侷限性的決定,這使我們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只有跳出“現在”這個框框,站在“未來”的這個新的高度,才能看到更遠的地方,發揮更大的才能。

2.整體思維

我們需要注重整體利益,學會捨得,在一個集體中,不再拘泥於個人的得失,而是從集體的利益出發,不要以偏概全。同時我們需要宏觀統籌,把握全局,我們無法全面地瞭解事物的全貌是因爲我們掌握的信息太少。學會全面瞭解、統籌事物,建立事物之間的關係網,就要更加深刻地認識事物,不要拘泥於事物的表象和局部。

3.領導思維

有時候,我們會受限於自己所處的職位,自己所擁有的資源,那麼跳出自己的那口井,站在領導、上級的位置上來思考問題,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三、深度

思維的深度就是需要深入挖掘,要觸及問題的本質。我們不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要所以知其然。我們需要從看到現象知道“是什麼”到了解原因明白“爲什麼”到摸索規律知道“怎麼做”,從而形成一套方法論,形成自己的套路。

對於一些問題我們不要淺嘗輒止,而是需要刨根問底,犯了錯誤,我們要了解清楚原因,不僅是外在的,還有最深層的背後的原因,從而吸取經驗教訓,知道該如何避免錯誤的產生,下次遇到同類型的問題就能夠舉一反三,不再犯錯。

我們要養成批判性的思維,學會質疑,學會問“爲什麼”,從能知道“怎麼做”。

要想打破思維的限制,就讓我們通過思維的廣度、高度、深度入手,養成更好的思維方式,創造更好的結果。

PS:

學會改變自己,才能使自己更優秀。

跨境社交母嬰電商蜜芽Plus“自用省錢,分享賺錢”Plus紅利期、全國招商、Plus會員招募。

蜜芽一plus:myplus52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