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軟件設計的角度,回顧 2005 年的手機行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雖然觸摸屏在今天極爲盛行,但 2005 年卻還沒有純粹的觸摸屏手機。當時的手機界面幾乎被消費者衆口一詞地唾罵,連最簡單的操作都需要按一組奇特的按鍵,在許多層菜單裏滾動。

2005年時的典型手機菜單

大部分手機工程師在運營商的打壓下變得墨守成規。在領先的手機制造商之間,存在某種不成文的規定:既然最終決定用戶用什麼手機的是各大運營商,爲什麼還要不嫌麻煩地製造比別人更好的手機?這個行業已經陷入了一種怪圈:由於運營商補貼手機給用戶,手機制造商是把產品賣給運營商,而不是賣給最終用戶。結果,手機的銷售取決於會議室裏的交易,而不是消費者的喜好。從大宗商業的角度看,這種情況是理想的,手機公司即使缺乏創新也沒有關係,因爲消費者沒有選擇——運營商每 6個月把一批手機推到他們面前,他們只能接受其中一款。

運營商:踏破鐵鞋無覓處

蘋果公司想到了打破怪圈的辦法,迫切需要進入運營商俱樂部。製造iPhone是一回事,但是使用哪家運營商的網絡呢?哪家正常的運營商會讓一個全新的手機制造商擾亂整個行業呢?誰會允許一個像蘋果公司這樣的暴發戶來談條件呢?

設計 iPhone已經很難了,但說服某家運營商給予蘋果公司設計 iPhone的獨立控制權是難上加難。經過與AT&T 管理層幾個月的祕密談判,喬布斯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蘋果公司對iPhone的軟硬件設計擁有完全的控制權,作爲交換,AT&T得到了iPhone五年的獨家銷售權。

今天回頭去看,由於iPhone的成功,這次交易對AT&T 來說無疑是偉大的壯舉。但是在 2007 年,運營商放棄對手機和手機軟件的控制是前所未聞的。整個行業的運作基於對手機的大額補貼,將手機虧本租給用戶,之後綁定用戶,然後再通過一系列如通話費、上網費、鈴聲等的專有服務賺取利潤。蘋果說服了AT&T,將這些服務打包成套餐,手機硬件則按實際價值出售。

蘋果公司最初的動機是發明一款設計精良的手機,避免來自品味低下的運營商的干擾。但是,這筆與 AT&T 的空前的交易產生了意外的影響,即兩年後直接引發了App商店的誕生。iPhone硬件脫離了運營商的控制,意味着蘋果公司可以直接向手機用戶銷售軟件。

移動應用的革命開始了。

□蘋果公司第一次製造手機(摩托羅拉 Rokr)的嘗試是一次徹底的失敗,但是它從中得到了重要的教訓:必須自己單打獨鬥。

□iPhone的研發是對以運營商爲中心的手機銷售模式的回應。蘋果公司決定跳出運營商的限制,嘗試銷售取悅消費者的手機。

□iPhone 的設計與製造完全保密,只有幾百個值得信賴的員工知道這個項目的存在。

□蘋果公司與 AT&T 獨特的交易允許蘋果完全控制 iPhone的軟件和特性,這是手機制造商第一次向運營商提出條件。通常運營商強制用戶爲許多服務付費,而蘋果公司認爲應當默認把這些服務打包成套餐。

本文轉載於:好運互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