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18日ETC欠费超30日将上报个人征信的消息发布后,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出通知,征信系统将与无偿献血衔接,无偿献血将来能为个人信用加分,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无偿献血纳入征信系统,“光荣榜”变“征信榜”?

是否应该把无偿献血与个人征信挂钩?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人认为,这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献血的队伍里来,为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做出贡献;反对的人认为,这样容易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更多的是担心:这样一来,会不会有人为了加分而隐瞒病史,去献血,反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这不正是上星期奇葩说的辩题“做好事该不该发红包”吗?

无偿献血成个人信用加分项,征信系统应该有边界吗

献血本是公益行为,讲的就是自愿无偿,鼓励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一旦与个人征信挂钩,似乎就变了味,染上了功利的色彩,不再纯粹,鼓励献血是好的,建立个人征信体系也是好的,但是不应该让无偿献血与个人征信挂钩,在公益事业上面做文章。

锣鼓一响,各方登场,“个人征信”也很忙

近年来,随着征信系统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食物被纳入到了征信系统里,除了前段时间引发争议的“ETC欠费超过30日会上报个人征信”以外,各地还根据当地情况,出台了不同的政策,例如深圳规定,一年内在地铁逃过三次票的会被纳入征信系统;西安规定将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作为个人不良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南京闯红灯也会被记入个人征信。

无偿献血成个人信用加分项,征信系统应该有边界吗

这些政策的发布,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在个人信用监管方面的决心,一方面也会担心,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被纳入征信系统,会不会造成征信体系的滥用?滥用征信只会造成失信,希望网友们的担心也会被有关部门放在心上,警惕征信滥用。

征信系统应有边界,勿对社会信用失信

个人征信体系建立的本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诚信,提高社会的运转效率,但是过犹不及,不厘清征信系统的边界的问题,不仅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紊乱,还会起到反效果,甚至破坏原有的征信系统。

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征信体系显然不行,但是过分滥用征信同样不行,我们在积极推进征信系统建设的同时,还要加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防止征信被滥用,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这样才能真正的为社会信用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